[1] |
薛楷, 闫敏楠, 潘飞, 田梦颖, 潘旭东, 张宏梅. C60与MoO3混合材料做空穴注入层的单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J]. 物理化学学报, 2019, 35(8): 896 -902 . |
[2] |
董丹,闵志远,刘俊,何谷峰. 紫外臭氧处理增强溶液法MoO3薄膜的空穴注入能力[J]. 物理化学学报, 2018, 34(11): 1286 -1292 . |
[3] |
蓝露华,陶洪,李美灵,高栋雨,邹建华,徐苗,王磊,彭俊彪. 有机发光二极管光取出技术进展[J]. 物理化学学报, 2017, 33(8): 1548 -1572 . |
[4] |
檀康明,闫敏楠,王英男,解令海,钱妍,张宏梅,黄维. 基于激子和电致激基复合物双重发光的白光OLED[J]. 物理化学学报, 2017, 33(5): 1057 -1064 . |
[5] |
陈昊,杨涛,李杰伟,张新稳,钱妍,解令海,黄维. 可溶液加工的蒽醌/芴类双极性荧光材料的合成及其光电性质[J]. 物理化学学报, 2016, 32(9): 2346 -2354 . |
[6] |
关玉巧,宋娟,孙威,章琴,汤超,李雪,冯晓苗,钱妍,陶友田,陈淑芬,汪联辉,黄维. 一步法合成螺双芴及螺氧杂蒽衍生物及其在有机发光二极管中的应用:性能增强及相关的光学现象关[J]. 物理化学学报, 2016, 32(6): 1534 -1542 . |
[7] |
杨君礼, 武聪伶, 李源浩, 李菀丽, 苗艳勤, 郭鹍鹏, 刘慧慧, 王华, 吴永安. 氧化石墨烯掺杂PEDOT:PSS作为空穴注入层对有机发光二极管发光性能的影响[J]. 物理化学学报, 2015, 31(2): 377 -383 . |
[8] |
刘佰全, 高栋雨, 王剑斌, 王曦, 王磊, 邹建华, 宁洪龙, 彭俊彪. 白光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研究进展[J]. 物理化学学报, 2015, 31(10): 1823 -1852 . |
[9] |
李岩, 邹陆一, 任爱民. 基于苯并噻二唑和硅芴的一系列红光材料的载流子传输性质及荧光性质[J]. 物理化学学报, 2014, 30(5): 855 -865 . |
[10] |
郭旭东, 马蓓蓓, 王立铎, 高瑞, 董豪鹏, 邱勇. CdSe/ZnS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电子注入与光伏性能表征[J]. 物理化学学报, 2013, 29(06): 1240 -1246 . |
[11] |
申利莹, 吴晓明, 华玉林, 董木森, 印寿根, 郑加金. 利用Cs基衍生物作为n型掺杂剂改善蓝色有机发光二极管的效率[J]. 物理化学学报, 2012, 28(06): 1497 -1501 . |
[12] |
赵云龙, 段炼, 乔娟, 张德强, 王立铎, 邱勇. 基于双极性小分子的单层非掺杂红色荧光有机发光二极管[J]. 物理化学学报, 2010, 26(03): 531 -534 . |
[13] |
秦元东, 王晶晶, 邹英华, 杨蓉, 王维波, 侯原军, 肖绪瑞, 张宝文, 曹怡. TiO2的联吡啶-钌化合物敏化及电子转移过程[J]. 物理化学学报, 1998, 14(06): 520 -52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