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学报 >> 2007, Vol. 23 >> Issue (12): 1831-1838.doi: 10.1016/S1872-1508(07)60086-2
王溢磊; 吴国是
WANG Yi-Lei; WU Guo-Shi
摘要: 采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与单激发组态相互作用(CIS)处理相结合的计算方案对香豆素系列15种已知荧光化合物的发射能进行了系统考察. 结果表明, 发射能与吸收能一样, 其计算值主要取决于交换-相关(XC)泛函的选择. 只要泛函选用得当, 在使用较小基组的TDDFT/6-31G(d)//CIS/3-21G(d)理论水平上即可使绝大部分化合物的实验发射能在精度达0.16 eV以内得以重现. 与吸收能计算不同的是, 无法选用单一的一种泛函来对全系列化合物的发射能作出满意的理论预测. 激发态无明显电荷转移的、7位上有氨(或胺)基取代或有氮原子相连的化合物, 其适用泛函为不含Hartree-Fock(HF)交换能的纯泛函OLYP和BLYP. 而激发态发生较大程度电荷转移的、3 位上有共轭取代基的衍生物, 其适用泛函则为含20%的HF交换成分的混合泛函B3LYP. 因此, 发射能计算中的XC泛函选择, 应同时考虑取代基团效应以及激发态的电子结构特征. 其中, 发射能计算值受XC泛函中HF交换能比例的影响十分敏感. 文中还对激发能计算中的溶剂效应校正方案和激发态几何优化精度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MSC2000:
O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