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弘禹, 孟钢, 邓赞红, 李蒙, 常鋆青, 代甜甜, 方晓东. VOCs分子的半导体型传感器识别检测研究进展[J]. 物理化学学报, 2022, 38(5): 2008018 - . |
[2] |
李开宁, 张梦曦, 欧小雨, 李睿娜, 李覃, 范佳杰, 吕康乐. 高活性氮化碳纳米片的制备策略[J]. 物理化学学报, 2021, 37(8): 2008010 - . |
[3] |
刘东, 陈圣韬, 李仁杰, 彭天右. 用于光催化能量转换的Z-型异质结的研究进展[J]. 物理化学学报, 2021, 37(6): 2010017 - . |
[4] |
吴进, 刘京, 夏雾, 任颖异, 王锋. 基于CdS和CdSe纳米半导体材料的可见光催化二氧化碳还原研究进展[J]. 物理化学学报, 2021, 37(5): 2008043 - . |
[5] |
杨晓庆, 杨华琳, 卢欢, 丁皓璇, 童妍心, 饶斐, 张鑫, 申茜, 高健智, 朱刚强. 高催化活性2D/2D Ti3C2/Bi4O5Br2纳米片异质结的构建及其可见光催化去除NO[J]. 物理化学学报, 2021, 37(10): 2005008 - . |
[6] |
黄娟娟,杜建梅,杜海威,徐更生,袁玉鹏. 氨氛围热处理g-C3N4控制N空位浓度提高光催化制氢性能[J]. 物理化学学报, 2020, 36(7): 1905056 - . |
[7] |
李明亮, 李硕, 王国治, 郭雪峰. 烷基链工程对两亲有机半导体热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J]. 物理化学学报, 2020, 36(11): 1908036 - . |
[8] |
母晓玥,李路. 室温光驱动甲烷活化[J]. 物理化学学报, 2019, 35(9): 968 -976 . |
[9] |
王根旺,侯超剑,龙昊天,杨立军,王扬. 二维半导体材料纳米电子器件和光电器件[J]. 物理化学学报, 2019, 35(12): 1319 -1340 . |
[10] |
王子昂, 郭航, 荣欣, 董桂芳. 有机半导体图案化成膜中的马兰戈尼与咖啡环效应协同作用[J]. 物理化学学报, 2019, 35(11): 1259 -1266 . |
[11] |
张春梅,聂亦涵,杜爱军. 二维铁电材料ABP2X6内在极高的负泊松比[J]. 物理化学学报, 2019, 35(10): 1128 -1133 . |
[12] |
任玉美,许群. 构筑先进二维异质结构Ag/WO3−x用于提升光电转化效率[J]. 物理化学学报, 2019, 35(10): 1157 -1164 . |
[13] |
李乔丹,李永,唐佳宁,崔晓莉. 氢取代石墨单炔的机械化学合成及其电催化特性[J]. 物理化学学报, 2018, 34(9): 1080 -1087 . |
[14] |
李少海,翁波,卢康强,徐艺军. 聚胺界面修饰改善碳量子点可见光光敏化性能[J]. 物理化学学报, 2018, 34(6): 708 -718 . |
[15] |
方磊,孙铭骏,曹昕睿,曹泽星. 类单晶硅结构Si(C≡C-C6H4-C≡C)4新材料的力学与光学性质:第一性原理研究[J]. 物理化学学报, 2018, 34(3): 296 -30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