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庆兵,郭政伟,陈弓,何刚. 1, 1'-双(二苯基膦基)二茂铁介导的芳烃碳氢键芳基化反应制备联芳基骨架[J]. 物理化学学报, 2019, 35(9): 1021 -1026 . |
[2] |
胡彬,王培,吕晓静,王萍静,戴玉玉,欧阳密. 单体摩尔比对共聚物电化学及电致变色性质的影响[J]. 物理化学学报, 2016, 32(4): 961 -968 . |
[3] |
王素敏,赵绒娜,王奇观,郭浩,李金华,张文慧. 脲基嘧啶酮四氢键二茂铁二聚体:电子相互作用的调控[J]. 物理化学学报, 2016, 32(3): 611 -616 . |
[4] |
胡宇强, 竺宁, 韩利民. 双二茂铁基吡咯衍生物电荷交互通道[J]. 物理化学学报, 2015, 31(2): 227 -236 . |
[5] |
刘晓芳, 李学强, 叶武龙, 周彬彬, 刘又年. 二茂铁-肽Fc-Gly-Pro-Arg(NO2)-OMe的合成及其与Cu(II)作用[J]. 物理化学学报, 2010, 26(09): 2381 -2386 . |
[6] |
曹迁永, 卢鑫, 匡仁云, 李志华, 杨震宇. 含电子给体乙炔二茂铁化合物的光谱及电化学性质[J]. 物理化学学报, 2010, 26(08): 2158 -2162 . |
[7] |
余红明, 郑威, 曹高劭, 赵新兵. 优化碳包覆对正极材料LiFePO4/C高倍率性能的影响[J]. 物理化学学报, 2009, 25(11): 2186 -2190 . |
[8] |
王芳斌, 彭勇, 范美意, 刘又年, 黄可龙. 谷胱甘肽-二茂铁的合成及其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J]. 物理化学学报, 2009, 25(06): 1125 -1130 . |
[9] |
肖艳春, 陈日耀, 郑曦, 陈晓, 陈震. P-mSA/mCS双极膜的制备及其在一价、二价离子分离中的应用[J]. 物理化学学报, 2009, 25(06): 1207 -1212 . |
[10] |
黄小青;宣为民;陈雷;奇;章慧;高景星. 手性双二茂铁基配体的合成、表征及固体CD光谱[J]. 物理化学学报, 2007, 23(12): 1869 -1874 . |
[11] |
邱汉迅;王志永;施祖进;顾镇南;邱介山. 二茂铁填充的双壁碳纳米管的合成与红外光谱表征[J]. 物理化学学报, 2007, 23(09): 1451 -1453 . |
[12] |
邓湘辉;阚显文;尉艳;张文芝;刘红英;方宾. 二茂铁/L-半胱氨酸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及电催化性能[J]. 物理化学学报, 2005, 21(12): 1399 -1402 . |
[13] |
陈灿辉;李红;朱伟;张全新. 二茂铁及其与DNA复合物的电化学行为[J]. 物理化学学报, 2005, 21(10): 1067 -1072 . |
[14] |
刘向阳;张忠锁;张兴堂;程轲;黄亚彬;王德军;杜祖亮. 1,4-双二茂铁噻吩/纳米二氧化锡异质结光伏性质研究[J]. 物理化学学报, 2004, 20(09): 1167 -1171 . |
[15] |
穆绍林;杨一飞;谭志安. 过氧化氢在磺酸二茂铁掺杂的聚苯胺上的电催化氧化[J]. 物理化学学报, 2003, 19(07): 588 -59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