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曹绪龙, 赵海娜, 马骋, 马宝东, 张继超, 严兰, 黄建滨. 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对原油的乳化及增粘行为[J]. 物理化学学报, 2014, 30(7): 1297 -1302 . |
[2] |
甘礼华, 刘明贤, 陈龙武, 胡军, 刘洪来. 催化剂对乳液模板法制备碳材料形貌的影响[J]. 物理化学学报, 2010, 26(10): 2666 -2671 . |
[3] |
庞颖聪;甘礼华;郝志显;徐子颉;陈龙武. TiO2/SiO2气凝胶微球的制备及其表征[J]. 物理化学学报, 2005, 21(12): 1363 -1367 . |
[4] |
褚效中;廉勃;周永贤;贺占博. 乳液引起的Daniell电池中的电化学振荡[J]. 物理化学学报, 2004, 20(04): 421 -423 . |
[5] |
贺占博;张向华;曹汇川. 乳液变化中的pH与电导率振荡[J]. 物理化学学报, 2001, 17(03): 238 -240 . |
[6] |
李啸风, 陈志荣, 刘迪霞, 潘海华, 李浩然, 韩世钧. 乳化剂初始位置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J]. 物理化学学报, 2000, 16(11): 964 -967 . |
[7] |
苏晓燕,戴乐蓉. 细小乳状液的制备[J]. 物理化学学报, 1997, 13(08): 741 -746 . |
[8] |
康万利,黄有泉,胡靖邦. 原油乳状液破乳的动态法研究[J]. 物理化学学报, 1997, 13(02): 179 -182 . |
[9] |
于洺,张玉亭. 乳状液法制备憎液溶胶 I.BaCO3均匀粒子的制备[J]. 物理化学学报, 1997, 13(01): 74 -78 . |
[10] |
周维金, 施鼐, 吴瑾光. 酸性膦酸酯碱皂微乳体系的红外光谱研究[J]. 物理化学学报, 1995, 11(02): 162 -166 . |
[11] |
张河哲;白光月;王玉洁;严忠. 动态单滴法研究乳状液液膜的稳定性[J]. 物理化学学报, 1993, 9(02): 233 -23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