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谭天,杨佳慧,朱春华,王官武,陈家富,苏吉虎. 利用原位变温EPR研究富勒烯双体笼间的弱C―C键[J]. 物理化学学报, 2016, 32(8): 1929 -1932 . |
[2] |
刘海春,卢帅,冉挺,张艳敏,徐金星,熊潇,徐安阳,陆涛,陈亚东. 基于分子对接和QSAR方法预测B-Raf II型抑制剂活性[J]. 物理化学学报, 2015, 31(11): 2191 -2206 . |
[3] |
梁艳妮, 王繁. AuX (X=O, S)低电子态的理论研究[J]. 物理化学学报, 2014, 30(8): 1447 -1455 . |
[4] |
曹战利, 王治钒, 杨明理, 王繁. 硫族铅化物阳离子低电子态的理论研究[J]. 物理化学学报, 2014, 30(3): 431 -438 . |
[5] |
曹国进, 郑卫军. 核酸碱基互变异构体的结构、稳定性及其物理化学性质[J]. 物理化学学报, 2013, 29(10): 2135 -2147 . |
[6] |
文雯, 高晓亚, 宋志英, 韩冬, 王娟, 朱美霞, 张爱平. 磁靶向纳米Fe3O4-TiO2复合物的制备及其对肝癌细胞的光催化杀伤效应[J]. 物理化学学报, 2012, 28(09): 2221 -2230 . |
[7] |
庞然, 左禹, 唐聿明, 熊金平. 环氧/氟碳复合涂层失效过程的电化学阻抗谱研究[J]. 物理化学学报, 2012, 28(05): 1146 -1152 . |
[8] |
张婧婧, 高洪伟, 卫涛, 王朝杰. 高能量密度材料3,3′-偶氮-1,2,4,5-四嗪衍生物的分子设计[J]. 物理化学学报, 2010, 26(12): 3337 -3344 . |
[9] |
胡琼, 王国营, 欧家鸣, 王瑞丽. 水分子配位对叶绿素a氧化还原势与红外光谱的影响[J]. 物理化学学报, 2010, 26(11): 3035 -3040 . |
[10] |
李伟伟, 侯若冰, 孙彦丽. 气相中疏水氨基酸的单电子氧化还原性质[J]. 物理化学学报, 2010, 26(10): 2772 -2778 . |
[11] |
陈涛, 田文宇, 黎春, 刘晓宇, 王路化, 孙茂, 郑仲, 朱建波, 刘春立. 黄铁矿在维持高放废物处置库近场还原性环境中的作用[J]. 物理化学学报, 2010, 26(09): 2489 -2493 . |
[12] |
戈芳, 曹瑞国, 朱斌, 李经建, 徐东升. 检测痕量Hg2+的DNA电化学生物传感器[J]. 物理化学学报, 2010, 26(07): 1779 -1783 . |
[13] |
龚晓霞, 杜际广, 蒋刚. PbmTen(m+n≤6)团簇的结构与稳定性[J]. 物理化学学报, 2010, 26(06): 1669 -1675 . |
[14] |
黎光旭, 陈晓伟, 白加栋, 蓝志强, 郭进. 氢在Mg2Ni(100)面的吸附及扩散[J]. 物理化学学报, 2010, 26(05): 1448 -1456 . |
[15] |
雷强华 陈长安 熊义富. Mg2NiQ6(Q=H, D, T)体系的热力学氢同位素效应[J]. 物理化学学报, 2009, 25(05): 941 -94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