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郑东,袁相爱,马晶. 邻位甲基红水溶液的光谱性质随pH值的变化:含时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与实验研究[J]. 物理化学学报, 2016, 32(1): 290 -300 . |
[2] |
武红英, 仲敬荣, 李英秋, 王少飞. 盐酸中Pu(III), Pu(IV), Pu(VI)的制备及紫外-可见吸收光谱[J]. 物理化学学报, 2015, 31(Suppl): 49 -53 . |
[3] |
何文英, 姚小军, 华英杰, 黄国雷, 吴秀丽, 李小宝, 韩长日, 宋小平. 考拉维酸对人血清白蛋白结构的影响[J]. 物理化学学报, 2014, 30(11): 2142 -2148 . |
[4] |
李颖若, 张洪涛, 齐传民, 郭雪峰. 新型螺吡喃衍生物: 离子传感和分子水平的信息处理[J]. 物理化学学报, 2012, 28(10): 2471 -2479 . |
[5] |
张建华, 刘琼, 陈玉苗, 刘兆清, 徐常威.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结合高斯多峰拟合技术测定甲基红酸离解常数[J]. 物理化学学报, 2012, 28(05): 1030 -1036 . |
[6] |
王艳艳, 姜艳霞, 沙德礼, 罗德礼, 孙世刚. 电化学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研究pH和金纳米粒子对细胞色素c的影响[J]. 物理化学学报, 2012, 28(05): 1127 -1133 . |
[7] |
张晓红, 郭洪瑞, 矫志, 闫伟伟, 阮文娟, 朱志昂. 不对称卟啉体系中的弱相互作用[J]. 物理化学学报, 2011, 27(04): 774 -780 . |
[8] |
吕凤珍;彭增辉;张伶莉;姚丽双;刘艳;宣丽. 一种新型的氢键自组装液晶光控取向膜[J]. 物理化学学报, 2009, 25(02): 273 -277 . |
[9] |
李海鹏;韩奎;王群. 半花菁衍生物分子非线性光学性质的理论研究[J]. 物理化学学报, 2004, 20(08): 806 -810 . |
[10] |
陈婷婷;黄晓华;杜江燕;冯玉英;刘长鹏;邢巍;陆天虹. La3+或Eu3+与微过氧化物酶-8相互作用强弱的研究[J]. 物理化学学报, 2004, 20(08): 887 -891 . |
[11] |
吴卫东;张占文;罗江山;唐永建;郑永铭;陆晓明;赵鹏骥. CuxC60薄膜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J]. 物理化学学报, 2001, 17(01): 83 -86 . |
[12] |
韩奎,徐永生,马世红,王国益,罗龙根,陆兴泽. 半花菁LB多层膜的光学非线性各向异性研究[J]. 物理化学学报, 1996, 12(07): 589 -593 . |
[13] |
陆兴泽,马世红,宋捷,韩奎,郑家骠,王文澄. LB膜中聚集体的时间分辨荧光研究[J]. 物理化学学报, 1996, 12(05): 413 -417 . |
[14] |
马世红, 韩奎, 陆兴泽, 王恭明, 郑家骠, 王文澄, 姚钟麒. 新型隔层材料LB交替多层膜的二次谐波研究[J]. 物理化学学报, 1995, 11(07): 650 -653 . |
[15] |
王融;杨钧;董玺娟;王卉;汤大新;江雷;李铁津;张宝文. 热释电Langmuir-Blodgett膜结构的光谱研究[J]. 物理化学学报, 1993, 9(05): 597 -60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