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傅碧娜, 陈俊, 刘天辉, 邵科杰, 张东辉. 多原子反应体系的高精度拟合势能面[J]. 物理化学学报, 2019, 35(2): 145 -157 . |
[2] |
苏乃强,陈俊,徐昕,张东辉. 基于新一代密度泛函和神经网络势能面的量子反应动力学计算[J]. 物理化学学报, 2016, 32(1): 119 -130 . |
[3] |
陈正军, 蒋庆琳, 何谷, 韩波, 郭丽. 芳基磺酰胺类丙酮酸激酶M2激动剂的基于多复合物的药效团模型和定量构效关系[J]. 物理化学学报, 2013, 29(08): 1793 -1803 . |
[4] |
康从民, 赵绪浩, 王新宇, 程家高, 吕英涛. 五元杂环并嘧啶类胸苷酸合成酶抑制剂的构效关系和分子对接[J]. 物理化学学报, 2013, 29(02): 431 -438 . |
[5] |
王秀军, 龙汨. 统计方法校正O3LYP方法计算的生成热[J]. 物理化学学报, 2012, 28(11): 2581 -2588 . |
[6] |
张家虎, 王秀军. 结合神经网络方法和扩大训练基组构建新B3LYP泛函[J]. 物理化学学报, 2010, 26(01): 188 -192 . |
[7] |
郑铮, 刘振明, 张亮仁. 一种确定反应中间态几何特征和能量的综合性方法[J]. 物理化学学报, 2009, 25(07): 1439 -1442 . |
[8] |
魏卓 张怀 崔巍 计明娟. 马来酰胺类糖原合成酶激酶-3β抑制剂的分子对接和三维定量构效关系[J]. 物理化学学报, 2009, 25(05): 890 -896 . |
[9] |
蒋玉仁;秦伟. 苯并嗪酮衍生物的3D-QSAR分析[J]. 物理化学学报, 2008, 24(10): 1859 -1863 . |
[10] |
刘万强;王学业;李新芳;龙清平;文小红;李建军. 聚丙烯酸酯类Tg的量子化学-神经网络研究[J]. 物理化学学报, 2005, 21(06): 596 -601 . |
[11] |
王宝雷;马宁;王建国;马翼;李正名;李永红. 新磺酰脲类化合物除草活性的3D-QSAR分析[J]. 物理化学学报, 2004, 20(06): 577 -581 . |
[12] |
丁俊杰;丁晓琴;赵立峰;陈冀胜. 二氢吡啶类化合物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J]. 物理化学学报, 2003, 19(12): 1108 -1113 . |
[13] |
乔学斌;侯廷军;章威;徐筱杰. 应用反向传播神经网络预测化合物脑血分配系数[J]. 物理化学学报, 2002, 18(05): 385 -388 . |
[14] |
傅旭春, 俞庆森, 梁文权. 氢键碱度的神经网络法计算[J]. 物理化学学报, 2000, 16(09): 844 -849 . |
[15] |
张德纯, 张艳秋, 陆澄容. 取代苯酚中共振增强的分子内氢键[J]. 物理化学学报, 1998, 14(01): 63 -6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