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孙希媛, 杜际广, 蒋刚. PdO0,±1, PdH0,±1及PdOH分子结构和电子性质的从头计算[J]. 物理化学学报, 2010, 26(02): 436 -440 . |
[2] |
韦文美;郑仁慧;田燕;何天敬;陈东明;刘凡镇. 过氧硝酸乙酰酯分解反应的速率常数[J]. 物理化学学报, 2006, 22(01): 53 -58 . |
[3] |
张智强;胡长进;裴林森;陈从香;陈旸. NCO自由基与SO2、CS2反应的速率常数[J]. 物理化学学报, 2004, 20(05): 535 -539 . |
[4] |
黄存顺;朱志强;冉琴;陈从香;陈旸. C2H3+NO2反应速率常数的研究[J]. 物理化学学报, 2003, 19(01): 51 -54 . |
[5] |
王永成;耿志远;陈宏善. 羰基氧化物环化反应动力学的计算研究[J]. 物理化学学报, 2002, 18(01): 45 -49 . |
[6] |
孟令鹏, 郑世钧, 蔡新华. 氧原子与二硫化碳反应的机理[J]. 物理化学学报, 1999, 15(11): 990 -996 . |
[7] |
谢洪平, 蒋刚, 张静, 吕利刚, 朱正和. H+CN体系中平行络合反应的动力学[J]. 物理化学学报, 1999, 15(06): 573 -576 . |
[8] |
石土金, 李宗和, 刘若庄. HNCO+OH->H2O+NCO的反应机理[J]. 物理化学学报, 1999, 15(03): 247 -252 . |
[9] |
吴立明,李宗和,刘若庄. F+HC≡CH→HC≡C+HF反应的理论研究[J]. 物理化学学报, 1996, 12(11): 1018 -1021 . |
[10] |
曹晓燕,李宗和,刘若庄. H2 + CN(n=0,1)→H + HCN振动选态反应[J]. 物理化学学报, 1996, 12(03): 239 -244 . |
[11] |
张临阳,张家穆,W.Fuss. 光引发BrC2F4Br+C2F4调聚反应的光强影响[J]. 物理化学学报, 1995, 11(04): 308 -314 . |
[12] |
李宗和, 吴俊南, 刘若庄, 马思渝, 冯文林, 王梅天. F-N=C→F-C≡N的动力学及产物的振动态分布[J]. 物理化学学报, 1994, 10(12): 1075 -1080 . |
[13] |
洪三国, 王甡. MIVDO/3方法研究RC(X)OC(O)CH3热分解反应[J]. 物理化学学报, 1994, 10(09): 779 -784 . |
[14] |
洪三国, 王甡. 乙酰丙酮热分解反应的理论研究[J]. 物理化学学报, 1994, 10(05): 424 -427 . |
[15] |
刘若庄;马思渝;李宗和. CH与H2分子反应动力学及选态反应的理论研究[J]. 物理化学学报, 1993, 9(02): 155 -16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