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奎,赵耀林,邓佳,贺朝会,丁书江,石伟群. 放射性碘分子在Cu2O表面的吸附:第一性原理密度泛函研究[J]. 物理化学学报, 2016, 32(9): 2264 -2270 . |
[2] |
邢垒,焦丽颖. 二硫化钼二维原子晶体化学掺杂研究进展[J]. 物理化学学报, 2016, 32(9): 2133 -2145 . |
[3] |
陈飞武,卢天,武钊. 平衡时溶液的表面吸附[J]. 物理化学学报, 2015, 31(8): 1499 -1503 . |
[4] |
余占江, 陈永强, 杨晓达. 微纳米多孔不锈钢表面高效吸附活性生物大分子[J]. 物理化学学报, 2013, 29(07): 1595 -1602 . |
[5] |
陈晔, 陈建华, 郭进. O2和CN在铜活化闪锌矿(110)表面的吸附[J]. 物理化学学报, 2011, 27(02): 363 -368 . |
[6] |
邓琳, 祁志美. 玻璃硅烷化处理对罗丹明6G和亚甲基蓝吸附行为的影响[J]. 物理化学学报, 2010, 26(07): 1923 -1928 . |
[7] |
黎光旭, 陈晓伟, 白加栋, 蓝志强, 郭进. 氢在Mg2Ni(100)面的吸附及扩散[J]. 物理化学学报, 2010, 26(05): 1448 -1456 . |
[8] |
邓琳, 逯丹凤, 祁志美. 光波导分光光谱技术研究染料分子在玻璃表面的吸附特性[J]. 物理化学学报, 2009, 25(12): 2481 -2487 . |
[9] |
倪碧莲, 蔡亚萍, 李奕, 丁开宁, 章永凡. 不同覆盖度下Li原子在Si(001)表面上的吸附构型和电子结构[J]. 物理化学学报, 2009, 25(08): 1535 -1544 . |
[10] |
干琴芳;倪碧莲;李奕;丁开宁;章永凡. CO分子在TiC(001)表面上的吸附构型与电子结构[J]. 物理化学学报, 2008, 24(10): 1850 -1858 . |
[11] |
黄永丽;刘志平. 氢和硫原子在Pd、Au和Cu及PdAu、PdCu合金(111)表面吸附的密度泛函研究[J]. 物理化学学报, 2008, 24(09): 1662 -1668 . |
[12] |
刁兆玉;巫洪章;王泽新;张学娜;张燕. 氧原子在Al(100)、(110)、(111)面上的吸附与振动[J]. 物理化学学报, 2008, 24(03): 437 -442 . |
[13] |
蔡建秋;陶向明;谭明秋. 氢原子吸附的Cu(100)表面原子结构和电子态[J]. 物理化学学报, 2007, 23(03): 355 -360 . |
[14] |
朱孟强;潘纲;刘涛;李贤良;杨玉环;李薇;李晋;胡天斗;吴自玉;谢亚宁. 用密度泛函和XANES计算研究Zn2+在水锰矿表面的吸附和沉淀[J]. 物理化学学报, 2005, 21(12): 1378 -1383 . |
[15] |
阎云;韩峰;黄建滨;李子臣;马季铭. 规则溶液理论应用于bola/SDS混合体系的研究[J]. 物理化学学报, 2002, 18(09): 830 -83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