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若娟, 刘冰之, 孙靖宇, 刘忠范. 气相助剂辅助绝缘衬底上石墨烯生长:现状与展望[J]. 物理化学学报, 2023, 39(1): 2111011 -0 . |
[2] |
何文倩, 邸亚, 姜南, 刘遵峰, 陈永胜. 石墨烯诱导水凝胶成核的高强韧人造蛛丝[J]. 物理化学学报, 2022, 38(9): 2204059 - . |
[3] |
崔同慧, 李航越, 吕泽伟, 王怡戈, 韩敏芳, 孙再洪, 孙凯华. 大尺寸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电极过程解析方法[J]. 物理化学学报, 2022, 38(8): 2011009 - . |
[4] |
王天杰, 王耀伟, 陈宇辉, 刘建鹏, 史会兵, 郭丽敏, 赵志伟, 刘春太, 彭章泉. 锂-空气电池的实用化之路:规避二氧化碳负面效应[J]. 物理化学学报, 2022, 38(8): 2009071 - . |
[5] |
朱弼辰, 洪小洋, 唐丽永, 刘芹芹, 唐华. 二维/一维BiOBr0.5Cl0.5/WO3 S型异质结助力光催化CO2还原[J]. 物理化学学报, 2022, 38(7): 2111008 - . |
[6] |
宋雨珂, 谢文富, 邵明飞. 一体化电极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研究进展[J]. 物理化学学报, 2022, 38(6): 2101028 - . |
[7] |
朱思颖, 李辉阳, 胡忠利, 张桥保, 赵金保, 张力. 锂离子电池氧化亚硅负极结构优化和界面改性研究进展[J]. 物理化学学报, 2022, 38(6): 2103052 - . |
[8] |
从广涛, 卢怡君. 提升液流电池能量密度的策略[J]. 物理化学学报, 2022, 38(6): 2106008 - . |
[9] |
沈晓帆, 王晓娜, 俞能晟, 杨薇, 周雨融, 石艳红, 王玉莲, 董立忠, 邸江涛, 李清文. 聚吡咯@二氧化锰/碳纳米管薄膜电极的制备及在高性能锌离子电池中的应用[J]. 物理化学学报, 2022, 38(5): 2006059 - . |
[10] |
刘弘禹, 孟钢, 邓赞红, 李蒙, 常鋆青, 代甜甜, 方晓东. VOCs分子的半导体型传感器识别检测研究进展[J]. 物理化学学报, 2022, 38(5): 2008018 - . |
[11] |
毛赫南, 王晓工. 影响高浓度氧化石墨烯分散液流变行为的重要因素及群体平衡动力学分析[J]. 物理化学学报, 2022, 38(4): 2004025 - . |
[12] |
丁心湄, 梁艳丽, 张海龙, 赵明, 王健礼, 陈耀强. 高分散还原态Pt基催化剂的制备及其NO氧化的催化性能[J]. 物理化学学报, 2022, 38(4): 2005009 - . |
[13] |
戴久翔, 龚忠苗, 徐诗彤, 崔义, 姚美意. 锆合金初始氧化行为的原位近常压XPS研究[J]. 物理化学学报, 2022, 38(3): 2003026 - . |
[14] |
黄小雄, 马英杰, 智林杰. 超薄氮掺杂碳纳米片负载单原子镍用于高效电催化还原二氧化碳[J]. 物理化学学报, 2022, 38(2): 2011050 - . |
[15] |
王键, 尹波, 高天, 王星懿, 李望, 洪兴星, 汪竹青, 何海勇. 还原氧化石墨烯改性少层剥离石墨增强石墨基钾离子电池负极稳定性[J]. 物理化学学报, 2022, 38(2): 2012088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