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黄伟新,千坤,邬宗芳,陈士龙. 金催化作用的结构敏感性[J]. 物理化学学报, 2016, 32(1): 48 -60 . |
[2] |
左轶, 宋万仓, 王梦丽, 徐永海, 王祥生, 郭新闻. 固定床反应器上挤条小晶粒TS-1催化丙烯环氧化反应[J]. 物理化学学报, 2013, 29(01): 183 -190 . |
[3] |
王志强, 孙文晶, 储伟, 余良军. 过氧化氢与苯乙烯环氧化的反应机理及溶剂效应[J]. 物理化学学报, 2011, 27(02): 322 -328 . |
[4] |
姚炜, 郭杨龙, 卢冠忠, 郭耘, 王艳芹, 张志刚, 何丹农. 改性Ag/α-Al2O3催化丙烯气相环氧化反应[J]. 物理化学学报, 2010, 26(06): 1579 -1584 . |
[5] |
刘义武, 余欢, 张小明, 索继栓. Au/Ti-MCM-41(H)催化丙烯气相直接环氧化[J]. 物理化学学报, 2010, 26(06): 1585 -1592 . |
[6] |
李宜雯, 曹洪玉, 唐乾, 郑学仿. 光谱与停流荧光法研究肌红蛋白及其突变体D60K与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J]. 物理化学学报, 2010, 26(06): 1687 -1692 . |
[7] |
晋春;贾银娟;王宝俊;范彬彬;马静红;李瑞丰. Y型分子筛中对称与不对称Co(II)Salen型席夫碱配合物的结构和催化性能[J]. 物理化学学报, 2006, 22(08): 947 -952 . |
[8] |
金国杰;郭杨龙;刘晓晖;姚伟;郭耘;王筠松;袁芳;卢冠忠. Ag-MoO3催化丙烯直接气相环氧化反应的原位红外研究[J]. 物理化学学报, 2006, 22(07): 809 -814 . |
[9] |
孟祥举;肖丰收. 温和条件下新型铜基磷酸盐在氧化反应中的高催化活性[J]. 物理化学学报, 2004, 20(08S): 939 -945 . |
[10] |
吕爱霞;伏再辉;尹笃林;徐友志;明杜鹃;阳清;银董红. HMS和NaY固载酒石酸钛配合物的研究[J]. 物理化学学报, 2004, 20(07): 749 -754 . |
[11] |
李臻;夏春谷. 水溶性锰卟啉模拟酶体系快速混合停流谱研究[J]. 物理化学学报, 2001, 17(02): 101 -106 . |
[12] |
伏再辉, 陈君华, 陈远道, 向延海, 张鲁西, 尹笃林. 含过渡金属HMS的合成和催化性能[J]. 物理化学学报, 2000, 16(05): 410 -415 . |
[13] |
夏春谷, 李臻, 尉迟力, 李树本. 细胞色素P-450铁卟啉模拟酶的快速混合停流吸收谱[J]. 物理化学学报, 1999, 15(03): 253 -258 . |
[14] |
阮文娟,朱志昂,林华宽,陈正华,陈红卫,杨秀檩,邵迎,陈荣悌. 锌、镉及汞卟啉生成反应动力学研究[J]. 物理化学学报, 1997, 13(04): 335 -343 . |
[15] |
朱志昂, 延玺, 张智慧, 马刚, 林华宽, 陈荣悌. 钴(II)卟啉与咪唑类配体配位反应热力学、动力学[J]. 物理化学学报, 1996, 12(04): 372 -37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