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静, 王丽娜, 陈晓飞, 王玉峰, 牛成艳, 吴立新, 唐智勇. 氧化还原对Lindqvist型多金属氧簇复合物自组装的动态调控[J]. 物理化学学报, 2020, 36(9): 1912002 -0 . |
[2] |
孙德慧, 张吉林, 孙德新. 组氨酸12-硅钨杂多酸盐超分子化合物的结构与光致变色性质[J]. 物理化学学报, 2011, 27(01): 25 -31 . |
[3] |
申茜, 甘霖, 刘松, 曹阳, 王振兴, 惠静姝, 郭雪峰. 通过构象诱导电感耦合机制光可逆调控有机场效应晶体管的性能[J]. 物理化学学报, 2010, 26(07): 1941 -1946 . |
[4] |
孙德慧, 张吉林, 任慧娟, 崔振峰, 孙德新. 4,4’-联吡啶多钼酸盐的合成、结构与变色性质[J]. 物理化学学报, 2010, 26(05): 1264 -1270 . |
[5] |
李文, 冷文华, 牛振江, 李想, 费会, 张鉴清, 曹楚南. 含氟水溶液中电化学刻蚀氟化WO3薄膜电极增强可见光光电化学性能[J]. 物理化学学报, 2009, 25(12): 2427 -2432 . |
[6] |
郑华均, 王醒东, 顾正海. 高度有序氧化钨纳米棒的制备和表征[J]. 物理化学学报, 2009, 25(08): 1650 -1654 . |
[7] |
王毅;姜炜;程志鹏;张先锋;安崇伟;宋小兰;李凤生. 核-壳结构Cu/Al微纳米复合材料与WO3的热反应性能[J]. 物理化学学报, 2007, 23(11): 1753 -1759 . |
[8] |
董相廷;何颖;闫景辉;薛勃飞;冯秀丽;洪广言. 纳米AgBr/PMMA光致变色杂化材料制备与表征[J]. 物理化学学报, 2003, 19(12): 1159 -1162 . |
[9] |
陈朝晖, 马颖, 姚建年. 高效率变色WO3多聚体/1,10-DAD自组装薄膜的制备[J]. 物理化学学报, 2000, 16(12): 1057 -1061 . |
[10] |
管自生, 马颖, 曹亚安, 纪学海, 姚建年. 钛凝胶的光致变色和电致变色特性[J]. 物理化学学报, 2000, 16(01): 5 -8 . |
[11] |
李毅婷,周金渭,张复实,王艳乔,宋心琦. 一种逆向光致变色螺吡喃化合物的光消色关环反应机理研究[J]. 物理化学学报, 1997, 13(09): 808 -814 . |
[12] |
周金渭, 李毅婷, 唐应武, 赵福群, 宋心琦. 吲哚啉螺吡喃热致变色平衡常数的热测定法[J]. 物理化学学报, 1995, 11(02): 97 -100 . |
[13] |
纪纯新, 魏昭彬, 辛勤. WO3在不同担体上的程序升温硫化研究[J]. 物理化学学报, 1994, 10(10): 874 -881 . |
[14] |
周金渭, 唐应武, 赵福群, 宋心琦. 光致变色螺萘并噁嗪配合物的褪色过程动力学研究[J]. 物理化学学报, 1994, 10(03): 200 -20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