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自博, 邓伟, 周旭峰, 刘兆平. 稳定锂电化学沉积和溶解行为的LiC6异质微结构界面层[J]. 物理化学学报, 2021, 37(2): 2008092 -0 . |
[2] |
周鹏,盛进之,高崇伟,董君,安琴友,麦立强. 原位相分离合成V2O5/Fe2V4O13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储钠性能[J]. 物理化学学报, 2020, 36(5): 1906046 -0 . |
[3] |
李燕,张婷婷,李悦,贾冰,谭铧铧,余江. 焙烧温度对V2O5/CNTs-TiO2催化剂脱氯性能的影响[J]. 物理化学学报, 2015, 31(8): 1541 -1548 . |
[4] |
姚利珍,孔德生,杜玖瑶,王泽,张经纬,王娜,李文娟,冯媛媛. 表面钒修饰对α-Fe2O3材料光电化学性能的增强作用[J]. 物理化学学报, 2015, 31(10): 1895 -1904 . |
[5] |
李松梅, 尹晓琳, 刘建华, 张优, 薛冰. Zn-Al-[V10O28]6-双层氢氧化物掺杂对LY12铝合金表面溶胶-凝胶涂层性能的影响[J]. 物理化学学报, 2014, 30(11): 2092 -2100 . |
[6] |
汪秀萍, 周德凤, 杨国程, 孙世成, 李朝辉. Ce0.8Nd0.2O1.9-La0.95Sr0.05Ga0.9Mg0.1O3-δ固体复合电解质的结构和电性能[J]. 物理化学学报, 2014, 30(1): 95 -101 . |
[7] |
曹寅亮, 李志林, 王峰, 刘景军, 吉静, 王建军, 张良虎, 覃事永. 镍锡析氢活性阴极的电化学制备及其在碱性溶液中的电催化机理[J]. 物理化学学报, 2013, 29(07): 1479 -1486 . |
[8] |
王雅萍, 赵旭辉, 卢向雨, 左禹. 添加氧化铈对AZ91D镁合金表面富镁涂层的保护作用[J]. 物理化学学报, 2012, 28(02): 407 -413 . |
[9] |
胡晓燕, 李春义, 杨朝合. V2O5负载量对V2O5/Al2O3氧化活化正庚烷催化裂解反应的影响[J]. 物理化学学报, 2011, 27(09): 2209 -2216 . |
[10] |
闫慧, 张欢, 张鼎, 朱智, 其鲁. 水热法合成高功率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球形Li4Ti5O12负极材料[J]. 物理化学学报, 2011, 27(09): 2118 -2122 . |
[11] |
姚真东, 魏巍, 王久林, 杨军, 努丽燕娜. 锂硫二次电池正极研究进展[J]. 物理化学学报, 2011, 27(05): 1005 -1016 . |
[12] |
李进, 许兆义, 李久义, 焦迪. 再生水环境中304不锈钢生物膜腐蚀电化学特征[J]. 物理化学学报, 2010, 26(10): 2638 -2646 . |
[13] |
伍燕妮, 郭明, 陈芳, 罗孟飞. V2O5/CeO2催化剂固相反应的Raman光谱研究[J]. 物理化学学报, 2010, 26(09): 2417 -2421 . |
[14] |
杜娟, 李松梅, 刘建华, 于美. A3钢在芽孢杆菌作用下的腐蚀行为[J]. 物理化学学报, 2010, 26(06): 1527 -1534 . |
[15] |
李利民, 刘恩辉, 李剑, 杨艳静, 沈海杰, 黄铮铮, 向晓霞. 用于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聚苯胺基碳[J]. 物理化学学报, 2010, 26(06): 1521 -152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