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继宏, 钟地长, 鲁统部. 钴(Ⅱ)基分子配合物用于光催化二氧化碳还原[J]. 物理化学学报, 2021, 37(5): 2008068 -0 . |
[2] |
谢安, 潘中华, 骆耿耿. 一类受生物启发的双膦双硒镍配合物的合成及其电催化产氢性能[J]. 物理化学学报, 2021, 37(3): 1910058 -0 . |
[3] |
杨亚梅, 伦会洁, 龙腊生, 孔祥建, 郑兰荪. 稀土-钛氧簇合物EuTi6,EuTi7和La2Ti14的可控合成[J]. 物理化学学报, 2020, 36(9): 1912007 -0 . |
[4] |
孙万军,林军奇,梁向明,杨峻懿,马宝春,丁勇. 基于立方烷结构的分子催化剂在光催化水氧化中的研究进展[J]. 物理化学学报, 2020, 36(3): 1905025 -0 . |
[5] |
秦妍妍, 佘鹏飞, 郭颂, 黄晓萌, 刘淑娟, 赵强, 黄维. 四卤化锰(Ⅱ)配合物的结构调控及力致发光性能[J]. 物理化学学报, 2020, 36(1): 1907078 -0 . |
[6] |
王士昭, 李维军, 俞越, 刘进, 张诚. 具有聚集诱导发光特性的新型铂(Ⅱ)金属配合物及其光激发的自敏化氧化反应[J]. 物理化学学报, 2019, 35(11): 1276 -1281 . |
[7] |
蒋东梅,薄乐,朱挺,陶俊彬,杨小平. 锌-稀土矩形纳米簇的构筑及近红外发光性能[J]. 物理化学学报, 2018, 34(7): 812 -817 . |
[8] |
余康,田翠翠,李霞,廖学品,石碧. 儿茶素-稀土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抗菌活性[J]. 物理化学学报, 2018, 34(5): 543 -550 . |
[9] |
刘甜,黎军,刘维佳,朱育丹,陆小华. 简单的配体改变调控钌配合物催化还原CO2的活性:硼基配体的对位效应和Ru―H键的性质[J]. 物理化学学报, 2018, 34(10): 1097 -1105 . |
[10] |
杜惟实,吕耀康,蔡志威,张诚. 基于三维多孔石墨烯/含钛共轭聚合物复合多孔薄膜的柔性全固态超级电容器[J]. 物理化学学报, 2017, 33(9): 1828 -1837 . |
[11] |
尹璐,梁程,陈可先,赵琛烜,姚加,李浩然. 含TEMPO配合物的合成、表征、谱学性质及光猝灭机理[J]. 物理化学学报, 2017, 33(7): 1390 -1398 . |
[12] |
陈凡,王中跃,张艳艳,余柯涵,翁丽星,韦玮. 聚丙烯酸功能化高效发光的La1-xEuxF3纳米晶合成及细胞成像[J]. 物理化学学报, 2017, 33(7): 1446 -1452 . |
[13] |
戴玉玉,李维军,闫拴马,王士昭,俞越,欧阳密,陈丽涛,张诚. 苯/二联苯为桥的噻吩-吡咯-噻吩结构:分子构型及电致变色性质[J]. 物理化学学报, 2017, 33(11): 2268 -2276 . |
[14] |
靳成伟,王叶,宿素玲,张建军. 3, 4-二乙氧基苯甲酸与2, 2'-联吡啶三元稀土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热化学性质[J]. 物理化学学报, 2016, 32(9): 2232 -2240 . |
[15] |
陈华彬,章小慧,龚丽珍,何婧,许旋,徐志广,刘海洋. β位取代基对咔咯锰(Ⅴ)氧配合物电子吸收光谱的影响[J]. 物理化学学报, 2016, 32(8): 1983 -198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