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梁艳妮, 王繁. AuX (X=O, S)低电子态的理论研究[J]. 物理化学学报, 2014, 30(8): 1447 -1455 . |
[2] |
曹战利, 王治钒, 杨明理, 王繁. 硫族铅化物阳离子低电子态的理论研究[J]. 物理化学学报, 2014, 30(3): 431 -438 . |
[3] |
曹国进, 郑卫军. 核酸碱基互变异构体的结构、稳定性及其物理化学性质[J]. 物理化学学报, 2013, 29(10): 2135 -2147 . |
[4] |
李伟伟, 侯若冰, 孙彦丽. 气相中疏水氨基酸的单电子氧化还原性质[J]. 物理化学学报, 2010, 26(10): 2772 -2778 . |
[5] |
曹晨忠;刘金玲. 烷烃电离能和生成焓的相关性[J]. 物理化学学报, 2007, 23(06): 955 -958 . |
[6] |
郭彩红;贾建峰;郭玲;武海顺. GaxPy(x+y=8)及其阴离子团簇的结构与性质的DFT研究[J]. 物理化学学报, 2006, 22(10): 1253 -1259 . |
[7] |
曹晨忠;曾荣今. 原子电负性和极化度对卤代甲烷C 1s电子电离能的影响[J]. 物理化学学报, 2006, 22(09): 1085 -1089 . |
[8] |
张敬来;王连宾;吴文鹏;曹泽星. 线性簇合物SC2nS2-(n =1~12)电子吸收光谱[J]. 物理化学学报, 2004, 20(12): 1428 -1433 . |
[9] |
王晓东, 张亦安, 李桂琴, 邓景康, 黄建东, 何垚, 高乃飞, 王芳, 邓慧, 宁传刚, 王岩, 郑延友, 陈学俊. 异丁烷分子的电子动量谱[J]. 物理化学学报, 1999, 15(08): 676 -679 . |
[10] |
何丽针, 陈光巨, 刘若庄. 丙烯热反应生成甲基环戊烷的理论探讨[J]. 物理化学学报, 1999, 15(04): 308 -312 . |
[11] |
陈向军, 田善喜, 贾昌春, 虞孝麒, 杨炳忻, 徐克尊. 乙烷分子价壳层电离能谱和动量谱测量[J]. 物理化学学报, 1998, 14(06): 490 -492 . |
[12] |
樊晓伟, 周少杰, 张庆祥, 邓景康, 郑延友, 高乃飞, 陈学俊. 精确的甲烷分子价轨道的电子动量谱学研究[J]. 物理化学学报, 1998, 14(06): 573 -576 . |
[13] |
苏克和,文振翼,胡小玲,李秀仪,王育彬. NH0-1+2-3离解能等的高级ab initio计算与评价[J]. 物理化学学报, 1996, 12(05): 385 -390 . |
[14] |
陈向军,杨炳忻,庞文宁,陈淼华,徐克尊. Ar原子电离能谱和Ar3p电子动量谱研究[J]. 物理化学学报, 1996, 12(02): 190 -192 . |
[15] |
苏克和,Deakyne C A,Liebman J F. 某些离解能、电子亲合能等的G2计算与评价[J]. 物理化学学报, 1995, 11(10): 865 -86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