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吴中,张新波. 高容量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设计与制备[J]. 物理化学学报, 2017, 33(2): 305 -313 . |
[2] |
孙现众, 张熊, 黄博, 马衍伟. 隔膜对双电层电容器和混合型电池-超级电容器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J]. 物理化学学报, 2014, 30(3): 485 -491 . |
[3] |
孙现众, 黄博, 张熊, 张大成, 张海涛, 马衍伟. 双电层电容器电化学阻抗谱的实验研究[J]. 物理化学学报, 2014, 30(11): 2071 -2076 . |
[4] |
付晓亭, 贾凡, 李文斌, 陈明鸣, 王成扬. 马铃薯淀粉基微孔炭微球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J]. 物理化学学报, 2012, 28(08): 1906 -1912 . |
[5] |
孙亚萍, 范新庄, 芦永红, 徐海波. 硫酸溶液中电化学改性石墨电极对Fe3+/Fe2+的电催化性能与准电容特性[J]. 物理化学学报, 2012, 28(03): 603 -608 . |
[6] |
史继诚, 徐洪峰, 卢璐, 傅杰. Nd2Fe14B/PANI磁粉的合成、表征及氧传递作用[J]. 物理化学学报, 2011, 27(11): 2625 -2631 . |
[7] |
曹国飞, 廖奕, 张小华, 陈金华. 电化学双电层电容器电极材料——豌豆荚基活性炭的制备与表征[J]. 物理化学学报, 2011, 27(07): 1679 -1684 . |
[8] |
范新庄, 芦永红, 孔祥峰, 徐海波, 王佳. 电化学改性石墨电极在不同溶液中的准电容及电催化性能[J]. 物理化学学报, 2011, 27(04): 887 -892 . |
[9] |
张翔, 马聪聪, 张学军, 邵晓红, 曹达鹏. 空气中微量1,1,1,2-四氟乙烷吸附分离的分子模拟[J]. 物理化学学报, 2010, 26(06): 1637 -1642 . |
[10] |
刘亚菲;胡中华;许琨;郑祥伟;高强. 活性炭电极材料的表面改性和性能[J]. 物理化学学报, 2008, 24(07): 1143 -1148 . |
[11] |
孙国华;李开喜;范慧;谷建宇;李强;刘越. 含二茂铁离子液体电容器的电化学性能[J]. 物理化学学报, 2008, 24(01): 103 -108 . |
[12] |
岳巧红;邵晓红;曹达鹏. 高比表面活性碳微球分离H2中少量CO2[J]. 物理化学学报, 2007, 23(07): 1080 -1084 . |
[13] |
李强;李开喜;孙国华;范慧;谷建宇. 一种新型氧化还原电解液电化学电容器体系[J]. 物理化学学报, 2006, 22(12): 1445 -1450 . |
[14] |
江奇;卢晓英;赵勇;朱晓彤;蔡玉冬;钱兰. 活化条件对活性碳纳米管比表面积的影响[J]. 物理化学学报, 2006, 22(01): 43 -47 . |
[15] |
文越华;曹高萍;程杰;杨裕生. 电解液离子与炭电极双电层电容的关系[J]. 物理化学学报, 2005, 21(05): 494 -49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