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杨天怡, 崔铖, 戎宏盼, 张加涛, 王定胜. 铂基金属间化合物纳米晶的最新进展:可控合成与电催化应用[J]. 物理化学学报, 2020, 36(9): 2003047 -0 . |
[2] |
谢文,周莲娇,徐娟,郭清莲,蒋风雷,刘义. 生物热化学和热动力学研究进展[J]. 物理化学学报, 2020, 36(6): 1905051 -0 . |
[3] |
覃方红, 万婷, 邱江源, 王一惠, 肖碧源, 黄在银. 基于光微热量-荧光光谱联用技术研究光催化热力学和动力学的温度效应[J]. 物理化学学报, 2020, 36(6): 1905087 -0 . |
[4] |
肖军燕, 齐利民. 环糊精与表面活性剂主客体作用诱导的金纳米棒可控自组装[J]. 物理化学学报, 2020, 36(10): 1910001 -0 . |
[5] |
彭佳伟, 谢宇, 胡德平, 杜利凯, 兰峥岗. 利用基于直接动力学的轨线面跳跃方法处理非绝热过程[J]. 物理化学学报, 2019, 35(1): 28 -48 . |
[6] |
卢秀利,韩莹莹,鲁统部. 石墨炔结构表征及在光电催化反应中的应用[J]. 物理化学学报, 2018, 34(9): 1014 -1028 . |
[7] |
王美淞,邹培培,黄艳丽,王媛媛,戴立益. 高活性、可循环的Pt-Cu@3D石墨烯复合催化剂的制备和催化性能[J]. 物理化学学报, 2017, 33(6): 1230 -1235 . |
[8] |
关玉巧,陈钢,宋娟,汪成新,钱妍,章琴,邓玲玲,冯增勤,尚文娟,陶友田,陈淑芬,汪联辉,黄维. 基于新型螺氧杂蒽主体的高效蓝色磷光有机发光二极管[J]. 物理化学学报, 2017, 33(4): 816 -822 . |
[9] |
龙金友,刘志明,邱学军,张冰. 2-甲基呋喃分子激发态超快非绝热动力学[J]. 物理化学学报, 2017, 33(3): 506 -512 . |
[10] |
李申慧,李静,郑安民,邓风. 固体酸催化剂结构与催化反应机理的核磁共振研究[J]. 物理化学学报, 2017, 33(2): 270 -282 . |
[11] |
张培志,叶美君,胡伟莲,吴军. 2, 6-二甲氧基-2-嘧啶氧基-N-芳基苄胺衍生物的酸催化Smiles重排反应动力学[J]. 物理化学学报, 2016, 32(2): 422 -428 . |
[12] |
程维娜, 胡新根, 邵爽. 大环疏水效应: 冠醚在DMF+H2O混合物中的焓对作用[J]. 物理化学学报, 2013, 29(10): 2114 -2122 . |
[13] |
李娜, 赵凤起, 高红旭, 胡荣祖, 肖立柏, 姚二岗, 黄新萍, 常佩. 3-硝基-1,3,4-三唑-5-酮金属(Li, Na, Pb, Cu)盐的制备反应热动力学[J]. 物理化学学报, 2013, 29(10): 2101 -2106 . |
[14] |
张晓彤, 于文广, 秦玉才, 董世伟, 裴婷婷, 王琳, 宋丽娟. 原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研究Y型分子筛表面酸性对吸附有机分子的影响[J]. 物理化学学报, 2013, 29(06): 1273 -1280 . |
[15] |
钟北京, 熊鹏飞, 杨帆, 于亚薇. 氢气对正丁烷/空气混合物催化着火的热作用和化学作用[J]. 物理化学学报, 2013, 29(05): 897 -90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