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丁飞翔,高飞,容晓晖,杨凯,陆雅翔,胡勇胜. 高性能混合相钠离子层状负极材料Na0.65Li0.13Mg0.13Ti0.74O2[J]. 物理化学学报, 2020, 36(5): 1904022 -0 . |
[2] |
杨晓兵,赵磊,隋旭磊,孟令辉,王振波. 基于磷钨酸功能化纳米纤维的超高质子/钒选择性的聚苯并咪唑膜在全钒液流电池中的应用[J]. 物理化学学报, 2019, 35(12): 1372 -1381 . |
[3] |
杜新华,李阳,殷辉,向全军. Au/TiO2/MoS2等离子体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增强光催化产氢活性[J]. 物理化学学报, 2018, 34(4): 414 -423 . |
[4] |
向双飞,李婷,汪洋,东为富. 多重网络增强的层状光子晶体水凝胶及应力变色响应[J]. 物理化学学报, 2016, 32(8): 2039 -2044 . |
[5] |
赵顺省, 张召, 石国香, 冯维旭, 吕兴强, 刘向荣. 苯并咪唑衍生配体锌-铕(或铽)异金属双核配合物的合成、结构与光学性质[J]. 物理化学学报, 2013, 29(07): 1408 -1414 . |
[6] |
孙磉礅, 米思奇, 游靖, 余吉良, 胡松青, 刘新泳. 苯并咪唑类缓蚀剂的HQSAR研究及分子设计[J]. 物理化学学报, 2013, 29(06): 1192 -1200 . |
[7] |
段林强, 乔成芳, 魏青, 夏正强, 陈三平, 张国春, 周春生, 高胜利. 基于1H-苯并咪唑-2-羧酸的三个镧系超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热分解动力学和荧光性质[J]. 物理化学学报, 2012, 28(12): 2783 -2789 . |
[8] |
岳岩, 许慧侠, 郝玉英, 解晓东, 屈丽桃, 王华, 许并社. 室温磷光材料二(2-苯基吡啶)(2-(2-吡啶)苯并咪唑)合铱(III)的合成及光电特性[J]. 物理化学学报, 2012, 28(07): 1593 -1598 . |
[9] |
刘云龙, 王文军, 高学喜, 徐建华. 中心对称双酞菁铥LB膜二次谐波产生特性[J]. 物理化学学报, 2011, 27(08): 1985 -1989 . |
[10] |
彭洪亮, 于贤勇, 易平贵, 汪朝旭, 李筱芳, 王涛, 周继明. 2-(3-巯基-2-吡啶基)苯并咪唑分子内质子转移及溶剂化效应[J]. 物理化学学报, 2010, 26(01): 141 -148 . |
[11] |
徐建华;杨亚杰;蒋亚东;于军胜. 导电聚合物有序超薄膜的合成及其作为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空穴注入层[J]. 物理化学学报, 2009, 25(01): 19 -24 . |
[12] |
路霞;唐静;范玉冰;胡军;刘洪来. 反相微乳液模板法合成介孔聚苯乙烯[J]. 物理化学学报, 2009, 25(01): 178 -182 . |
[13] |
张军;赵卫民;郭文跃;王勇;李中谱. 苯并咪唑类缓蚀剂缓蚀性能的理论评价[J]. 物理化学学报, 2008, 24(07): 1239 -1244 . |
[14] |
邓穗平;欧阳健明. LB膜中的缺陷畴区及其诱导形成环形草酸钙图形[J]. 物理化学学报, 2007, 23(05): 713 -716 . |
[15] |
倪哲明;潘国祥;王力耕;陈丽涛 . LDHs主体层板与卤素阴离子超分子作用的理论研究[J]. 物理化学学报, 2006, 22(11): 1321 -132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