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程鹏坤, 李云川, 常帅. 单分子电导测量技术及其影响因素[J]. 物理化学学报, 2020, 36(11): 1909043 -0 . |
[2] |
余培锴, 冯安妮, 赵世强, 魏珺颖, 杨扬, 师佳, 洪文晶. 基于裂结技术的单分子尺度化学反应研究进展[J]. 物理化学学报, 2019, 35(8): 829 -839 . |
[3] |
卜佩璇,何晨晖,赵新生. OmpT在Tween-20胶束中折叠的单分子研究[J]. 物理化学学报, 2019, 35(5): 546 -554 . |
[4] |
雷刚,何彦. 单个等离子体纳米颗粒在生化分析和生物成像中的应用[J]. 物理化学学报, 2018, 34(1): 11 -21 . |
[5] |
刘丹阳,王宛洛,徐首红,刘洪来. 二维界面上偶氮苯糖脂的光响应行为[J]. 物理化学学报, 2017, 33(4): 836 -844 . |
[6] |
于洪晶,夏文文,宋立国,丁杨,郝宇,康利强,潘新祥,姚丽. 甲基肼自由基在高温燃烧分解反应下的非谐振效应[J]. 物理化学学报, 2017, 33(11): 2207 -2218 . |
[7] |
周家栋,董依慧,张帅辉,赵元元,郭小飞,陆小华,王昌松. 高覆盖率氟代癸基三氯硅烷自组装单分子膜的制备[J]. 物理化学学报, 2016, 32(5): 1221 -1226 . |
[8] |
丁杨,宋立国,余忆玄,姚丽,林圣贤. 丁酸甲酯单分子解离的非谐振效应[J]. 物理化学学报, 2016, 32(11): 2685 -2692 . |
[9] |
王丽, 季姗, 陈启斌, 刘洪来. 在气液界面上压缩诱导聚(L-乳酸)膜的结构变化[J]. 物理化学学报, 2015, 31(6): 1162 -1168 . |
[10] |
潘姗姗,王黎明. 羟基自由基引发的邻二甲苯大气氧化机理[J]. 物理化学学报, 2015, 31(12): 2259 -2268 . |
[11] |
韩迪, 洪泽文, 李东方, 郑菊芳, 王亚浩, 周小顺. 基于电化学方法研究以铜和银为电极的对苯二甲酸单分子结电导[J]. 物理化学学报, 2015, 31(1): 105 -110 . |
[12] |
朱志文, 徐国华, 安越, 何潮洪. 辛基三乙氧基硅烷/十八烷基三氯硅烷均相混合自组装单分子膜的表征及其形成机制[J]. 物理化学学报, 2014, 30(8): 1509 -1517 . |
[13] |
刘文涵, 袁荣辉, 滕渊洁, 马淳安. 基于活性金电极上硫代水杨酸自组装单分子层的电化学表面增强拉曼光谱[J]. 物理化学学报, 2013, 29(12): 2599 -2607 . |
[14] |
王银锋, 黄俭根, 周光培, 李志儒. 非对称笼间电子迁移异构体与电场诱导电子迁移[J]. 物理化学学报, 2012, 28(11): 2574 -2580 . |
[15] |
艾勇, 张浩力. 单分子结的构筑及分子电导性质的测试[J]. 物理化学学报, 2012, 28(10): 2237 -224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