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程新皓, 赵欧狄, 赵海娜, 黄建滨. 十二烷基伯胺盐酸盐与十二烷基聚氧乙烯硫酸钠复配体系中的表面性质[J]. 物理化学学报, 2014, 30(5): 917 -922 . |
[2] |
赵海娜, 程新皓, 赵欧狄, 黄建滨, 刘晨江, 赵波. 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在克拉玛依油田中获得超低界面张力[J]. 物理化学学报, 2014, 30(4): 693 -698 . |
[3] |
王宪中, 康万利, 孟祥灿, 范海明, 徐海, 黄经纬, 傅建斌, 张一诺. 高盐油藏下两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协同获得油水超低界面张力[J]. 物理化学学报, 2012, 28(10): 2285 -2290 . |
[4] |
韩霞, 程新皓, 王江, 黄建滨. 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体系超低油水界面张力的应用[J]. 物理化学学报, 2012, 28(01): 146 -153 . |
[5] |
陈洪, 李二晓, 叶仲斌, 韩利娟, 罗平亚. 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与双子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J]. 物理化学学报, 2011, 27(03): 671 -676 . |
[6] |
靖波, 张健, 吕鑫, 朱玥珺, 张凤久, 姜伟, 谭业邦. Triton X-100/甲苯/水三元体系界面张力的耗散颗粒动力学模拟[J]. 物理化学学报, 2011, 27(01): 65 -70 . |
[7] |
肖红艳, 甄珍, 孙焕泉, 曹绪龙, 李振泉, 宋新旺, 崔晓红, 刘新厚.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水/正烷烃界面的分子动力学模拟[J]. 物理化学学报, 2010, 26(02): 422 -428 . |
[8] |
张春荣;李振泉;罗澜;张路;宋新旺;曹绪龙;赵濉;俞稼镛 . 氧乙烯数对辛基苯酚聚氧乙烯醚表面扩张粘弹性质的影响[J]. 物理化学学报, 2007, 23(02): 247 -252 . |
[9] |
黄玉萍;张磊;罗澜;张路;赵濉;俞稼镛. 羟基取代烷基苯磺酸盐界面扩张粘弹性质[J]. 物理化学学报, 2007, 23(01): 12 -15 . |
[10] |
阮科;张翎;汤皎宁;肖进新. 正负离子混合表面活性剂双水相界面张力的研究[J]. 物理化学学报, 2006, 22(12): 1451 -1455 . |
[11] |
宋新旺;王宜阳;曹绪龙;罗澜;王琳;张路;岳湘安;赵濉;俞稼镛. 不同结构烷基苯磺酸盐油水界面扩张粘弹性质[J]. 物理化学学报, 2006, 22(12): 1441 -1444 . |
[12] |
陈卫平;冯新;王昌松;孙盛华;陆小华. 钛酸钾晶须界面性质研究[J]. 物理化学学报, 2004, 20(08): 868 -870 . |
[13] |
康万利;张红艳;李道山;吴肇亮;李明远;高慧梅. 破乳剂对油水界面膜作用机理研究[J]. 物理化学学报, 2004, 20(02): 194 -198 . |
[14] |
王宜阳;张路;孙涛垒;方洪波;赵濉;俞稼镛. 界面张力弛豫法研究不同结构破乳剂油水界面扩张粘弹性[J]. 物理化学学报, 2003, 19(05): 455 -459 . |
[15] |
王宜阳;张路;孙涛垒;方洪波;赵濉;俞稼镛. 不同结构破乳剂油水界面扩张粘弹性研究[J]. 物理化学学报, 2003, 19(04): 297 -30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