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吴明亮, 章烨晖, 付战照, 吕之阳, 李强, 王金兰. 原子尺度钴基氮碳催化剂对析氧反应的构效关系的研究[J]. 物理化学学报, 2023, 39(1): 2207007 -0 . |
[2] |
马明军, 冯志超, 张小委, 孙超越, 王海青, 周伟家, 刘宏. 基于微生物作为智能模板的电催化剂制备与应用研究进展[J]. 物理化学学报, 2022, 38(6): 2106003 - . |
[3] |
李超, 沈明, 胡炳文. 面向金属离子电池研究的固体核磁共振和电子顺磁共振方法[J]. 物理化学学报, 2020, 36(4): 1902019 - . |
[4] |
史永超, 唐明学. 可充电池的磁共振研究[J]. 物理化学学报, 2020, 36(4): 1905004 - . |
[5] |
刘太宏, 苗荣, 彭浩南, 刘静, 丁立平, 房喻. 薄膜基荧光气体传感器中的涂层化学[J]. 物理化学学报, 2020, 36(10): 1908025 - . |
[6] |
陈明树. 催化剂活性位本质和构效关系的模型催化研究[J]. 物理化学学报, 2017, 33(12): 2424 -2437 . |
[7] |
陆阳. TiO2光催化剂的晶面效应研究进展[J]. 物理化学学报, 2016, 32(9): 2185 -2196 . |
[8] |
林峰,付新梅,王超,蒋思宇,王景辉,张述伟,杨凌,李燕. 3C-like蛋白酶抑制剂的构效关系、分子对接和分子动力学[J]. 物理化学学报, 2016, 32(11): 2693 -2708 . |
[9] |
钱海城, KANWAL Shahid, 贾青竹, 王强, 计惠芬, 朱志臣, 夏淑倩, 马沛生. 基于范数指数定量构效关系预测β-环糊精络合常数[J]. 物理化学学报, 2015, 31(5): 893 -898 . |
[10] |
张淑贞,郑超,朱长进. 芳香噻嗪类衍生物作为选择性醛糖还原酶抑制剂的分子对接和基于受体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J]. 物理化学学报, 2015, 31(12): 2395 -2404 . |
[11] |
刘海春,卢帅,冉挺,张艳敏,徐金星,熊潇,徐安阳,陆涛,陈亚东. 基于分子对接和QSAR方法预测B-Raf II型抑制剂活性[J]. 物理化学学报, 2015, 31(11): 2191 -2206 . |
[12] |
朱志臣, 王强, 贾青竹, 夏淑倩, 马沛生. 多种类杂环化合物的药理和毒理活性系数构效关系[J]. 物理化学学报, 2014, 30(6): 1086 -1090 . |
[13] |
孙磉礅, 米思奇, 游靖, 余吉良, 胡松青, 刘新泳. 苯并咪唑类缓蚀剂的HQSAR研究及分子设计[J]. 物理化学学报, 2013, 29(06): 1192 -1200 . |
[14] |
王志明, 韩娜, 袁哲明, 伍朝华. 基于岭回归和SVM的高维特征选择与肽QSAR建模[J]. 物理化学学报, 2013, 29(03): 498 -507 . |
[15] |
康从民, 赵绪浩, 王新宇, 程家高, 吕英涛. 五元杂环并嘧啶类胸苷酸合成酶抑制剂的构效关系和分子对接[J]. 物理化学学报, 2013, 29(02): 431 -43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