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费新刚, 谭海燕, 程蓓, 朱必成, 张留洋. 理论计算研究二维/二维BP/g-C3N4异质结的光催化CO2还原性能[J]. 物理化学学报, 2021, 37(6): 2010027 - . |
[2] |
单春晖,白若鹏,蓝宇. 过渡金属参与C―H键切断模式的理论研究进展[J]. 物理化学学报, 2019, 35(9): 940 -953 . |
[3] |
王心怡,谢磊,丁元琪,姚心仪,张弛,孔惠慧,王利坤,许维. 超高真空条件下碱基与金属在Au(111)表面的相互作用[J]. 物理化学学报, 2018, 34(12): 1321 -1333 . |
[4] |
刘玉玉,李杰伟,薄一凡,杨磊,张效霏,解令海,仪明东,黄维. 芴基张力半导体结构和光电性质的理论研究[J]. 物理化学学报, 2017, 33(9): 1803 -1810 . |
[5] |
韩磊,彭丽,蔡凌云,郑旭明,张富山. 液态聚乙二醇CH2剪切振动和扭转振动——拉曼光谱和密度泛函理论计算[J]. 物理化学学报, 2017, 33(5): 1043 -1050 . |
[6] |
高义粉,庄桂林,柏家奇,钟兴,王建国. 新型Zn2+基金属有机框架结构的温度依赖的导电、发光性能及理论计算[J]. 物理化学学报, 2017, 33(1): 242 -248 . |
[7] |
李奎,赵耀林,邓佳,贺朝会,丁书江,石伟群. 放射性碘分子在Cu2O表面的吸附:第一性原理密度泛函研究[J]. 物理化学学报, 2016, 32(9): 2264 -2270 . |
[8] |
王娟,李世坤,赵侦超,周丹红,陆安慧,张维萍. 胺基功能化的炭材料上二氧化碳吸附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J]. 物理化学学报, 2016, 32(7): 1666 -1673 . |
[9] |
刘建红,吕存琴,晋春,王贵昌. 碱性介质中CO对甲醇在PtAu(111)和Pt(111)表面氧化生成甲酸的影响的第一性原理研究[J]. 物理化学学报, 2016, 32(4): 950 -960 . |
[10] |
赵宗彦,田凡. CdS/FeP复合光催化材料界面结构与性质的理论研究[J]. 物理化学学报, 2016, 32(10): 2511 -2517 . |
[11] |
朱长利, 王文勇, 田冬梅, 王娇, 仇永清. 双环金属铱(Ⅲ)异腈配合物的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质[J]. 物理化学学报, 2015, 31(2): 245 -252 . |
[12] |
赵春红, 佟胜睿, 葛茂发, 孙政. FC(O)SNCO的电子结构和光电离解离过程[J]. 物理化学学报, 2015, 31(1): 23 -31 . |
[13] |
曹潇潇, 苏艳, 赵纪军, 刘昌岭, 周潘旺. 烷烃客体分子(CnHm, n≤6, m≤14)在51262和51264水笼中的稳定性与拉曼光谱的密度泛函理论计算[J]. 物理化学学报, 2014, 30(8): 1437 -1446 . |
[14] |
刘欢, 臧娜, 赵芳瑶, 刘坤, 李悦, 阮文娟. 同、异双核卟啉-Salen型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非线性光学性质[J]. 物理化学学报, 2014, 30(10): 1801 -1809 . |
[15] |
于海玲, 张梦颖, 洪波, 程志强, 王娇, 田冬梅, 仇永清. 含绿色荧光蛋白发色团双自由基分子的非线性光学性质[J]. 物理化学学报, 2013, 29(12): 2543 -255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