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覃方红, 万婷, 邱江源, 王一惠, 肖碧源, 黄在银. 基于光微热量-荧光光谱联用技术研究光催化热力学和动力学的温度效应[J]. 物理化学学报, 2020, 36(6): 1905087 -0 . |
[2] |
刘子义, 夏苗仁, 柴之芳, 王东琪. 镎(Ⅳ)、镅(Ⅲ)、锔(Ⅲ)的AMBER力场参数化及评估[J]. 物理化学学报, 2020, 36(11): 1908035 -0 . |
[3] |
刘太宏, 苗荣, 彭浩南, 刘静, 丁立平, 房喻. 薄膜基荧光气体传感器中的涂层化学[J]. 物理化学学报, 2020, 36(10): 1908025 -0 . |
[4] |
胡超,穆野,李明宇,邱介山. 纳米碳点的制备与应用研究进展[J]. 物理化学学报, 2019, 35(6): 572 -590 . |
[5] |
董玉杰,许晨东,王士昭,李维军,宋庆宝,张诚. 通过增强电荷转移激发态构建激发态下稳定的基于氰基二苯乙烯的E/Z构型[J]. 物理化学学报, 2019, 35(6): 637 -643 . |
[6] |
卜佩璇,何晨晖,赵新生. OmpT在Tween-20胶束中折叠的单分子研究[J]. 物理化学学报, 2019, 35(5): 546 -554 . |
[7] |
曹丹丹, 吕荣, 于安池. 高光学质量氮化碳薄膜的制备和表征[J]. 物理化学学报, 2019, 35(4): 442 -450 . |
[8] |
夏慧芸,耿通,赵旭,李芳芳,王凤燕,高莉宁. 基于ZnS纳米粒子的有机凝胶荧光薄膜的制备及其传感性能[J]. 物理化学学报, 2019, 35(3): 337 -344 . |
[9] |
黄彦捷, 连超, 周瑾艳, 黄梓宸, 康晓红, 黄振宇, 李小菁, 陈玲, 关妍. 由蚕砂制备的碳量子点在不同激发、pH、金属离子、温度及极性环境下的荧光性质研究[J]. 物理化学学报, 2019, 35(11): 1267 -1275 . |
[10] |
祝敏,李漫波,姚传好,夏楠,赵燕,闫楠,廖玲文,伍志鲲. 三苯基膦:转换硫醇保护的纳米粒子成[Au25(PPh3)10(SR)5Cl2]2+[J]. 物理化学学报, 2018, 34(7): 792 -798 . |
[11] |
郭肖红,周影,石利红,张彦,张彩红,董川,张国梅,双少敏. 基于乙醇和铝离子聚集诱导的铜纳米团簇[J]. 物理化学学报, 2018, 34(7): 818 -824 . |
[12] |
蒋东梅,薄乐,朱挺,陶俊彬,杨小平. 锌-稀土矩形纳米簇的构筑及近红外发光性能[J]. 物理化学学报, 2018, 34(7): 812 -817 . |
[13] |
韩雪,杨进,刘莹莹,马建方. 三氮唑取代杯[4]芳烃配位聚合物的合成与荧光性能[J]. 物理化学学报, 2018, 34(5): 476 -482 . |
[14] |
刘娇,霍继存,张敏,董献堆. 含不同杂原子共轭单元的有机光敏染料的超快发光动力学[J]. 物理化学学报, 2018, 34(4): 424 -436 . |
[15] |
梁思思,尚蒙蒙,林君. 混合价态Eu(+2, +3)离子激活的单一组分发光材料:设计合成、发光性质及机理[J]. 物理化学学报, 2018, 34(3): 237 -24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