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琳, 沈水云, 魏光华, 章俊良. 基于血红素衍生的中空非贵金属催化剂氧还原反应电催化活性[J]. 物理化学学报, 2021, 37(3): 1911011 -0 . |
[2] |
刘亚, 郑磊, 谷巍, 沈炎宾, 陈立桅. 原位聚合表面修饰的金属锂负极[J]. 物理化学学报, 2021, 37(1): 2004058 -0 . |
[3] |
邢肇碧,过治军,张雨微,刘君玲,王玉洁,白光月. SDS对SB3-12胶束表面电荷密度的调控作用及对药物增溶的影响[J]. 物理化学学报, 2020, 36(6): 1906006 -0 . |
[4] |
魏风,毕宏晖,焦帅,何孝军. 超级电容器用相互连接的类石墨烯纳米片[J]. 物理化学学报, 2020, 36(2): 1903043 -0 . |
[5] |
刘同庆, 薛芳芳, 易萍, 夏志宇, 董金凤, 李学丰. 基于甲氧肉桂酸衍生物光控分子构建光响应蠕虫状胶束的结构性质关系[J]. 物理化学学报, 2020, 36(10): 1910004 -0 . |
[6] |
胡益民, 韩杰, 郭荣.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Brij 30诱导离子液体型表面活性剂C16imC8Br蠕虫状胶束向凝胶的转变[J]. 物理化学学报, 2020, 36(10): 1909049 -0 . |
[7] |
龚铃堰, 廖广志, 陈权生, 栾和鑫, 冯玉军. 表面活性剂溶胀胶束:性能及应用[J]. 物理化学学报, 2019, 35(8): 816 -828 . |
[8] |
王义洲,刘晔宏,徐首红,刘洪来. 用于药物载体的多重响应型聚合物分子的设计与合成[J]. 物理化学学报, 2019, 35(8): 876 -884 . |
[9] |
刘恒昌,冯玉军. CO2诱导的五嵌段非离子共聚物与阴离子氟碳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J]. 物理化学学报, 2019, 35(4): 408 -414 . |
[10] |
范其瑭,朱俊发. 利用表面模板调控低维有机纳米材料的拓扑结构[J]. 物理化学学报, 2017, 33(7): 1288 -1296 . |
[11] |
黄学辉,商晓辉,牛鹏举. SBA-15表面改性及其对介孔La0.8Sr0.2CoO3钙钛矿型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J]. 物理化学学报, 2017, 33(7): 1462 -1473 . |
[12] |
周萍萍,席皙,宋冰蕾,裴晓梅,崔正刚. 三聚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添加剂混合体系的流变行为[J]. 物理化学学报, 2016, 32(9): 2309 -2317 . |
[13] |
王悦,蒋权,尚介坤,许杰,李永昕. 介孔氮化碳材料合成的研究进展[J]. 物理化学学报, 2016, 32(8): 1913 -1928 . |
[14] |
熊文慧,张文超,俞春培,沈瑞琪,程佳,叶家海,秦志春. 多孔纳米CoFe2O4的制备及其对高氯酸铵的热分解催化性能[J]. 物理化学学报, 2016, 32(8): 2093 -2100 . |
[15] |
赵菲,时林其,崔佳宝,林艳红. Au纳米粒子负载的ZnO空心球复合材料的光生电荷转移行为及光催化活性[J]. 物理化学学报, 2016, 32(8): 2069 -207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