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何一涛, 丁飞, 林立, 王志红, 吕喆, 张耀辉. 电极界面浓差极化对锂金属沉积的影响[J]. 物理化学学报, 2021, 37(2): 2009001 -0 . |
[2] |
庞振峰,管晗曦,高李娜,曹伟成,尹竟琳,孔学谦. 超极化核磁共振方法的原理和应用[J]. 物理化学学报, 2020, 36(4): 1906018 -0 . |
[3] |
王晓雯,李蕾,王长生. 卤素阴离子和取代苯间Anion-π作用强度的快速计算[J]. 物理化学学报, 2017, 33(4): 755 -762 . |
[4] |
孟优权,王超,张卿雷,沈水云,朱凤鹃,杨宏,章俊良. 阴极Pt负载量和背压对PEMFC性能的协同影响规律[J]. 物理化学学报, 2016, 32(6): 1460 -1466 . |
[5] |
吕京美,程璇. 多孔与平面硅电极界面的电化学行为[J]. 物理化学学报, 2016, 32(3): 711 -716 . |
[6] |
向俊峰,易平贵,任志勇,于贤勇,陈建,刘武,李桃梅. 超分子作用对2-(2-氨基苯基)苯并噻唑分子内质子转移的影响[J]. 物理化学学报, 2016, 32(3): 624 -630 . |
[7] |
王孝杰,THAMARATH Smitha Surendran,ALIA A.,BODE BelaE.,MATYSIK Jörg. 固态Photo-CIDNP效应[J]. 物理化学学报, 2016, 32(2): 399 -404 . |
[8] |
赫兰兰,郭宇,赵健,姜新蕊,杨忠志,赵东霞. 应用ABEEMσπ极化力场对Zn2+水溶液配位微结构和水交换反应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J]. 物理化学学报, 2016, 32(12): 2921 -2931 . |
[9] |
李如松, 何彬, 李刚, 许鹏, 卢新城, 王飞.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方法的δ相Pu 5f状态电子结构计算[J]. 物理化学学报, 2015, 31(Suppl): 75 -80 . |
[10] |
程庆利, 张卫华, 陶彬. 用三电极体系研究铜在微液滴下的电化学腐蚀[J]. 物理化学学报, 2015, 31(7): 1345 -1350 . |
[11] |
王太杨,邹长军,李代禧,陈正隆,刘圆,李小可,李明. 环糊精包合有机磷酸作为缓蚀剂的理论研究[J]. 物理化学学报, 2015, 31(12): 2294 -2302 . |
[12] |
姚利珍,孔德生,杜玖瑶,王泽,张经纬,王娜,李文娟,冯媛媛. 表面钒修饰对α-Fe2O3材料光电化学性能的增强作用[J]. 物理化学学报, 2015, 31(10): 1895 -1904 . |
[13] |
侯娜, 李莹, 吴迪, 李志儒. 碱金属掺杂叔丁基杯[4]芳烃体系的结构及非线性光学性质[J]. 物理化学学报, 2014, 30(7): 1223 -1229 . |
[14] |
高晓丹, 李航, 田锐, 刘新敏, 朱华玲. 利用基于Gouy-Chapman模型的离子有效电荷定量表征离子特异性效应[J]. 物理化学学报, 2014, 30(12): 2272 -2282 . |
[15] |
蒋礼林. 光致电子转移对Rhodamine 6G基态分子结构影响的非共振Raman光谱研究[J]. 物理化学学报, 2014, 30(11): 1987 -199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