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秦妍妍, 佘鹏飞, 郭颂, 黄晓萌, 刘淑娟, 赵强, 黄维. 四卤化锰(Ⅱ)配合物的结构调控及力致发光性能[J]. 物理化学学报, 2020, 36(1): 1907078 - . |
[2] |
曲红梅,种泽鹏,陈旭,门奕灿,申海蛟. 二萘并噻咯的合成及性能[J]. 物理化学学报, 2017, 33(6): 1253 -1260 . |
[3] |
郑霁,邢立锐,李丹. 极长与极短的铜铜距离-吡唑环三核亚铜配合物亲铜作用本质及发光调控[J]. 物理化学学报, 2017, 33(11): 2133 -2140 . |
[4] |
陈海龙,边红涛,郑俊荣. 基于超快多维振动光谱技术解析分子体系的三维空间构型[J]. 物理化学学报, 2017, 33(1): 40 -62 . |
[5] |
王晓峰,左国防,李志锋,李会学. 位移谐振子模型对三(2-苯基吡啶)合铱磷光光谱影响的理论研究[J]. 物理化学学报, 2015, 31(9): 1667 -1676 . |
[6] |
李菀丽,刘晓云,苗艳勤,杨君礼,武聪伶,李源浩,郭鹍鹏,王华,许并社. MgF2改性Alq3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OLED抗老化性能的提高[J]. 物理化学学报, 2015, 31(9): 1780 -1786 . |
[7] |
钟耀贤,卞梦颖,张明骁,褚赛赛,陈志坚,龚旗煌,肖立新. 介观光学结构提高蓝色顶发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效率[J]. 物理化学学报, 2015, 31(8): 1597 -1601 . |
[8] |
苗艳勤, 高志翔, 武钰铃, 杜晓刚, 李源浩, 刘慧慧, 贾虎生, 王华, 刘旭光. 抗菌医药左氧氟沙星在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中的应用[J]. 物理化学学报, 2015, 31(3): 552 -558 . |
[9] |
韦传东, 葛国平, 李春艳, 雷克微, 梁洪泽, 禹钢, 刘志伟. 一种吡嗪铱(Ⅲ)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及光物理性质[J]. 物理化学学报, 2015, 31(1): 17 -22 . |
[10] |
邓陶丽, 闫世润, 胡建国. GdAlO3:Er3+,Yb3+荧光粉的制备与上转换发光性能[J]. 物理化学学报, 2014, 30(4): 773 -780 . |
[11] |
赵顺省, 张召, 石国香, 冯维旭, 吕兴强, 刘向荣. 苯并咪唑衍生配体锌-铕(或铽)异金属双核配合物的合成、结构与光学性质[J]. 物理化学学报, 2013, 29(07): 1408 -1414 . |
[12] |
杨婷婷, 许慧侠, 王华, 苗艳勤, 杜晓刚, 景姝, 许并社. 一种基于咔唑的新型磷光主体材料的合成及光电性能[J]. 物理化学学报, 2013, 29(06): 1351 -1356 . |
[13] |
任静琨, 许慧侠, 屈丽桃, 张叶, 郝玉英, 王华, 许并社. 以1-苯基吡唑为主配体的红光Ir(III)配合物的合成及光电特性[J]. 物理化学学报, 2013, 29(05): 1115 -1122 . |
[14] |
岳岩, 许慧侠, 郝玉英, 解晓东, 屈丽桃, 王华, 许并社. 室温磷光材料二(2-苯基吡啶)(2-(2-吡啶)苯并咪唑)合铱(III)的合成及光电特性[J]. 物理化学学报, 2012, 28(07): 1593 -1598 . |
[15] |
王玲霞, 梅群波, 颜芳, 田波, 翁洁娜, 张彬, 黄维. 稠杂环化合物在红色磷光铱配合物中的应用[J]. 物理化学学报, 2012, 28(07): 1556 -156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