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继宏, 钟地长, 鲁统部. 钴(Ⅱ)基分子配合物用于光催化二氧化碳还原[J]. 物理化学学报, 2021, 37(5): 2008068 -0 . |
[2] |
王玖,吴南石,刘涛,曹少文,余家国. 用于超级电容器的锰钴氧化物/碳纤维材料[J]. 物理化学学报, 2020, 36(7): 1907072 -0 . |
[3] |
王露, 孙威, 刘超. 同核铁系双金属络合物及其在均相催化体系中的应用[J]. 物理化学学报, 2019, 35(7): 697 -708 . |
[4] |
赵喆, 卢岳, 张振华, 隋曼龄. 原位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电荷驱动的氧化物纳米颗粒水中自组装[J]. 物理化学学报, 2019, 35(5): 539 -545 . |
[5] |
沈艳芳,程龙玖. 八电子Pd4四面体团簇的电子结构稳定性分析[J]. 物理化学学报, 2018, 34(7): 830 -836 . |
[6] |
余东海,荣春英,卢天,DEPROFT Frank.,刘述斌. 运用密度泛函活性理论的信息论方法研究苯并富烯衍生物的芳香性[J]. 物理化学学报, 2018, 34(6): 639 -649 . |
[7] |
申海波,江浩,刘易斯,郝佳瑜,李文章,李洁. 氮、硫共掺杂的碳负载的钴@碳化钴:一种高效的非贵金属氧还原电催化剂[J]. 物理化学学报, 2017, 33(9): 1811 -1821 . |
[8] |
廖珮懿,张辰,张丽君,杨彦章,钟良枢,郭晓亚,王慧,孙予罕. Cu含量对以水滑石为前驱体的Cu/Co/Mn/Al催化剂高级醇合成性能的影响[J]. 物理化学学报, 2017, 33(8): 1672 -1680 . |
[9] |
甄绪,郭雪静. 三维介孔钴酸锌立方体的制备及其优异的储锂性能[J]. 物理化学学报, 2017, 33(4): 845 -852 . |
[10] |
贾朝阳,刘美男,赵新洛,王贤树,潘争辉,张跃钢. 基于三维花状五氧化二铌及活性炭的锂离子混合电容器[J]. 物理化学学报, 2017, 33(12): 2510 -2516 . |
[11] |
刘治华, 余长春, 杨盼, 李然家, 周红军, 徐春明. 钍对浸渍型和蛋壳型钴基催化剂Co/SiO2费托合成性能的影响[J]. 物理化学学报, 2015, 31(Suppl): 90 -94 . |
[12] |
武克忠, 孙晓龙, 陈磊, 阮北. 相变贮热材料四氯合钴酸铵共析物的制备和热性能[J]. 物理化学学报, 2015, 31(7): 1260 -1264 . |
[13] |
王若曦, 张冬菊, 刘成卜. 钴掺杂氮化硼纳米管吸附氯酚类污染物的理论研究[J]. 物理化学学报, 2015, 31(5): 877 -884 . |
[14] |
董文达, 朱何俊, 丁云杰, 裴彦鹏, 杜虹, 王涛. 微量Li助剂对Co/AC催化剂合成高碳醇性能的影响[J]. 物理化学学报, 2014, 30(9): 1745 -1751 . |
[15] |
李洁冰, 伊玉, 时鹏辉, 王倩, 李登新, ASIF Hussain, 杨明. 石墨烯氢氧化钴复合催化剂的一步合成及其对酸性橙的催化降解[J]. 物理化学学报, 2014, 30(9): 1720 -172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