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楚森林, 李欣, Robertson Alex W., 孙振宇. CeO2担载Cu纳米粒子电催化CO2还原产乙烯:CeO2不同暴露晶面对催化性能的影响[J]. 物理化学学报, 2021, 37(5): 2009023 -0 . |
[2] |
石峰,胡丽丽,任进军,杨秋红. 固体核磁共振研究碱土金属磷硅酸盐玻璃的六配位硅结构[J]. 物理化学学报, 2020, 36(4): 1902018 -0 . |
[3] |
赵喆, 卢岳, 张振华, 隋曼龄. 原位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电荷驱动的氧化物纳米颗粒水中自组装[J]. 物理化学学报, 2019, 35(5): 539 -545 . |
[4] |
王岩,李雄,胡善玮,徐倩,鞠焕鑫,朱俊发. Ca掺杂的CeO2模型催化剂的形貌和电子结构及其与CO2分子的相互作用[J]. 物理化学学报, 2018, 34(12): 1381 -1389 . |
[5] |
李锋丽, 郭丽, 贤晖, 孟明, 李志军, 鲍骏, 李新刚. 碱土元素掺杂的BaFeO3钙钛矿型催化剂的NOx储存性能[J]. 物理化学学报, 2013, 29(03): 605 -611 . |
[6] |
张留明, 林建新, 王榕, 魏可镁. 制备方法对Ag-Ru/CeO2氨合成催化剂性能的影响[J]. 物理化学学报, 2011, 27(11): 2646 -2650 . |
[7] |
何胜楠, 崔亚娟, 姚艳玲, 方瑞梅, 史忠华, 龚茂初, 陈耀强. 碱土金属对ZrO2-Al2O3及其负载Pd-Rh密偶催化剂的影响[J]. 物理化学学报, 2011, 27(05): 1157 -1162 . |
[8] |
王清高, 杨宗献, 危书义. 水分子和二氧化铈(111)表面相互作用的DFT+U研究[J]. 物理化学学报, 2009, 25(12): 2513 -2518 . |
[9] |
李雷, 詹瑛瑛, 陈崇启, 佘育生, 林性贻, 郑起. 不同方法制备的CeO2载体对CuO/CeO2催化剂水煤气变换活性和稳定性的影响[J]. 物理化学学报, 2009, 25(07): 1397 -1404 . |
[10] |
蒋仕宇;滕波涛;鲁继青;刘雪松;杨培芳;杨飞勇;罗孟飞. 甲醛在CeO2(111)表面吸附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J]. 物理化学学报, 2008, 24(11): 2025 -2031 . |
[11] |
薛莉;贺泓. Co-M(M=La, Ce, Fe, Mn, Cu, Cr)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分解N2O[J]. 物理化学学报, 2007, 23(05): 664 -670 . |
[12] |
黄可龙;刘人生;杨幼平;刘素琴;王丽平. 形貌可控的四氧化三钴溶剂热合成及反应机理[J]. 物理化学学报, 2007, 23(05): 655 -658 . |
[13] |
邵海波;王晓艳;王建明;王俊波;张鉴清;曹楚南. 碱土金属离子与EDTA对纯铝在碱性溶液中的协同缓蚀作用[J]. 物理化学学报, 2006, 22(03): 312 -315 . |
[14] |
马志芳;梁广川;梁金生. 碱土金属氧化物掺杂氧化铈基电解质材料中的晶格缺陷[J]. 物理化学学报, 2005, 21(06): 663 -667 . |
[15] |
刘东艳;樊彦贞;张园力;王桂香;吴东;任杰. 碱土金属修饰Al2O3的表面热稳定性[J]. 物理化学学报, 2001, 17(11): 1036 -103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