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朱迎迎, 王勇, 徐淼, 吴勇民, 汤卫平, 朱地, 何雨石, 马紫峰, 李林森. 追踪锂金属负极的压力与形貌变化[J]. 物理化学学报, 2023, 39(1): 2110040 -0 . |
[2] |
李晓慧, 李晓东, 孙全虎, 何建江, 杨泽, 肖金冲, 黄长水. 石墨炔衍生物的合成与应用[J]. 物理化学学报, 2023, 39(1): 2206029 -0 . |
[3] |
崔同慧, 李航越, 吕泽伟, 王怡戈, 韩敏芳, 孙再洪, 孙凯华. 大尺寸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电极过程解析方法[J]. 物理化学学报, 2022, 38(8): 2011009 - . |
[4] |
莫英, 肖逵逵, 吴剑芳, 刘辉, 胡爱平, 高鹏, 刘继磊. 锂离子电池隔膜的功能化改性及表征技术[J]. 物理化学学报, 2022, 38(6): 2107030 - . |
[5] |
薄拯, 孔竞, 杨化超, 郑周威, 陈鹏鹏, 严建华, 岑可法. 基于混合溶剂有机电解液的超低温孔洞石墨烯超级电容[J]. 物理化学学报, 2022, 38(4): 2005054 - . |
[6] |
叶成玉, 郁晓菲, 李文翠, 贺雷, 郝广平, 陆安慧. 磷化镍@镍-氮-碳双功能催化剂电还原CO2-H2O制合成气[J]. 物理化学学报, 2022, 38(4): 2004054 - . |
[7] |
刘影, 刘晓放, 夏林, 黄超杰, 吴兆萱, 王慧, 孙予罕. 以类水滑石为前驱体的Cu/ZnO/Al2O3催化剂用于COx加氢合成甲醇:CO在反应混合物中的作用[J]. 物理化学学报, 2022, 38(3): 2002017 - . |
[8] |
王键, 尹波, 高天, 王星懿, 李望, 洪兴星, 汪竹青, 何海勇. 还原氧化石墨烯改性少层剥离石墨增强石墨基钾离子电池负极稳定性[J]. 物理化学学报, 2022, 38(2): 2012088 - . |
[9] |
杨艳, 何博文, 马华隆, 杨森, 任州宏, 秦天, 卢发贵, 任力闻, 张熠霄, 王天富, 刘晰, 陈立桅. PtRuAgCoNi高熵合金纳米颗粒高效电催化氧化5-羟甲基糠醛[J]. 物理化学学报, 2022, 38(12): 2201050 - . |
[10] |
黄俊达, 朱宇辉, 冯煜, 韩叶虎, 谷振一, 刘日鑫, 杨冬月, 陈凯, 张相禹, 孙威, 辛森, 余彦, 尉海军, 张旭, 于乐, 王华, 刘新华, 付永柱, 李国杰, 吴兴隆, 马灿良, 王飞, 陈龙, 周光敏, 吴思思, 卢周广, 李秀婷, 刘继磊, 高鹏, 梁宵, 常智, 叶华林, 李彦光, 周亮, 尤雅, 王鹏飞, 杨超, 刘金平, 孙美玲, 毛明磊, 陈浩, 张山青, 黄岗, 余丁山, 徐建铁, 熊胜林, 张进涛, 王莹, 任玉荣, 杨春鹏, 徐韵涵, 陈亚楠, 许运华, 陈子峰, 杲祥文, 浦圣达, 郭少华, 李强, 曹晓雨, 明军, 皮欣朋, 梁超凡, 伽龙, 王俊雄, 焦淑红, 姚雨, 晏成林, 周栋, 李宝华, 彭新文, 陈冲, 唐永炳, 张桥保, 刘奇, 任金粲, 贺艳兵, 郝晓鸽, 郗凯, 陈立宝, 马建民. 二次电池研究进展[J]. 物理化学学报, 2022, 38(12): 2208008 - . |
[11] |
杜忆忱, 张壮壮, 徐一帆, 包建春, 周小四. 金属硫化物基钾离子电池负极:储存机制和合成策略[J]. 物理化学学报, 2022, 38(11): 2205017 - . |
[12] |
郎雪玲, 雷淑桃, 李愽龙, 李晓红, 马冰, 赵晨. 高熔点蜡合成技术的研究进展[J]. 物理化学学报, 2022, 38(10): 2204045 - . |
[13] |
李艳, 胡星盛, 黄静伟, 王磊, 佘厚德, 王其召. 铁基多相助催化剂光电化学水氧化研究进展[J]. 物理化学学报, 2021, 37(8): 2009022 - . |
[14] |
许桐, 马奔原, 梁杰, 岳鲁超, 刘倩, 李廷帅, 赵海涛, 罗永岚, 卢思宇, 孙旭平. 非金属电催化剂环境条件下氮还原反应的研究进展[J]. 物理化学学报, 2021, 37(7): 2009043 - . |
[15] |
郝磊端, 孙振宇. 基于金属氧化物材料的二氧化碳电催化还原[J]. 物理化学学报, 2021, 37(7): 2009033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