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朱高龙, 赵辰孜, 袁洪, 南皓雄, 赵铂琛, 侯立鹏, 何传新, 刘全兵, 黄佳琦. 基于局部高盐界面润湿策略构筑的固态金属锂软包电池[J]. 物理化学学报, 2021, 37(2): 2005003 -0 . |
[2] |
关俊, 李念武, 于乐. 人工界面层在金属锂负极中的应用[J]. 物理化学学报, 2021, 37(2): 2009011 -0 . |
[3] |
王志达, 冯元宬, 卢松涛, 王锐, 秦伟, 吴晓宏. 利用原位氟化保护层改善三维锡锂合金/碳纸负极贫电解液下性能[J]. 物理化学学报, 2021, 37(2): 2008082 -0 . |
[4] |
华广斌, 樊晏辰, 张千帆. 计算模拟在锂金属负极研究中的应用[J]. 物理化学学报, 2021, 37(2): 2008089 -0 . |
[5] |
蔡明俐, 姚柳, 靳俊, 温兆银. 水溶液法原位构建ZnO亲锂层稳定锂-石榴石电解质界面[J]. 物理化学学报, 2021, 37(1): 2009006 -0 . |
[6] |
黄凡洋, 揭育林, 李新鹏, 陈亚威, 曹瑞国, 章根强, 焦淑红. 锂金属负极的可逆性与沉积形貌的关联[J]. 物理化学学报, 2021, 37(1): 2008081 -0 . |
[7] |
郑国瑞, 向宇轩, 杨勇. 中子深度剖析技术研究可充锂金属负极[J]. 物理化学学报, 2021, 37(1): 2008094 -0 . |
[8] |
张静, 王丽娜, 陈晓飞, 王玉峰, 牛成艳, 吴立新, 唐智勇. 氧化还原对Lindqvist型多金属氧簇复合物自组装的动态调控[J]. 物理化学学报, 2020, 36(9): 1912002 -0 . |
[9] |
张明, 赵凤起, 杨燕京, 李辉, 张建侃, 马文喆, 高红旭, 李娜. 两种形貌纳米Fe2O3对TKX-50热分解的催化性能研究[J]. 物理化学学报, 2020, 36(6): 1904027 -0 . |
[10] |
陈光海,白莹,高永晟,吴锋,吴川. 全固态钠离子电池硫系化合物电解质[J]. 物理化学学报, 2020, 36(5): 1905009 -0 . |
[11] |
徐来强,李佳阳,刘城,邹国强,侯红帅,纪效波. 无机钠离子电池固体电解质研究进展[J]. 物理化学学报, 2020, 36(5): 1905013 -0 . |
[12] |
冉琴, 孙天霷, 韩冲宇, 张浩楠, 颜剑, 汪靖伦. 多酚类化合物—丹宁酸用作锂金属负极电解液成膜添加剂[J]. 物理化学学报, 2020, 36(11): 1912068 -0 . |
[13] |
吕康杰,彭燕秋,肖丽,陆君涛,庄林. 醇/水混合溶剂中碱性聚合物电解质独特的溶解行为[J]. 物理化学学报, 2019, 35(4): 378 -384 . |
[14] |
曹丹丹, 吕荣, 于安池. 高光学质量氮化碳薄膜的制备和表征[J]. 物理化学学报, 2019, 35(4): 442 -450 . |
[15] |
殷鸿尧,于跃,李宗诚,张港鸿,冯玉军. 智能蜂窝状有序多孔薄膜:体系构建、响应性能及应用探索[J]. 物理化学学报, 2019, 35(12): 1341 -135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