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学报 >> 2009, Vol. 25 >> Issue (12): 2519-2523.doi: 10.3866/PKU.WHXB20091115
刘建才, 张新明, 陈明安, 唐建国, 刘胜胆
LIU Jian-Cai, ZHANG Xin-Ming, CHEN Ming-An, TANG Jian-Guo, LIU Sheng-Dan
摘要:
通过周期性层状模型,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预测了微量杂质元素原子M(M=Fe, Si, Mg, Cu, Mn, Ga, In, Sn, Pb)在高纯铝箔(100)表面的偏聚趋势. 计算得到表面偏聚能与已有实验结果相吻合. 表面偏聚能由表面取代的微量元素原子M的位置、原子半径和金属的表面能决定. 当表面偏聚能为负时, 微量元素原子M在表面偏聚, 反之则杂质原子不发生表面聚集. 微量元素原子在铝箔表面偏聚可以使铝箔表面产生大量的缺陷和位错, 它们在铝箔腐蚀时容易成为腐蚀的形核起点, 进而增加铝箔的腐蚀发孔密度.
MSC2000:
O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