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芳,张鲁凤,董倩,陈卓. 小尺寸金石墨纳米颗粒的合成与表征[J]. 物理化学学报, 2019, 35(6): 651 -656 . |
[2] |
段园,陈明树,万惠霖. O2和CO在Ni(111)表面的吸附活化[J]. 物理化学学报, 2018, 34(12): 1358 -1365 . |
[3] |
吴元菲,李明雪,周剑章,吴德印,田中群. 密度泛函理论研究银上吸附对巯基吡啶的SERS化学增强效应[J]. 物理化学学报, 2017, 33(3): 530 -538 . |
[4] |
马红星,葛婷婕,蔡倩倩,徐颖华,马淳安. 水溶液中银阴极对3,4,5,6-四氯吡啶甲酸脱氯反应的催化作用[J]. 物理化学学报, 2016, 32(7): 1715 -1721 . |
[5] |
邓淑芬,黄溦,张继芳,林玲,何嘉伟,卞勋涛,陈文凯,孙建军. 双氰胺在金团簇上吸附的密度泛函理论和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J]. 物理化学学报, 2015, 31(10): 1872 -1879 . |
[6] |
周杰, 李柏霖, 朱沛志, 卢晓林.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自组装单分子层在化学接触和纳米隔绝下的分子振动活性变化[J]. 物理化学学报, 2014, 30(4): 623 -627 . |
[7] |
李景哲, 孔凡太, 武国华, 陈汪超, 黄阳, 方霞琴, 戴松元. 长链双烷基次膦酸作为共吸附剂修饰TiO2光阳极[J]. 物理化学学报, 2014, 30(4): 662 -668 . |
[8] |
刘文涵, 袁荣辉, 滕渊洁, 马淳安. 基于活性金电极上硫代水杨酸自组装单分子层的电化学表面增强拉曼光谱[J]. 物理化学学报, 2013, 29(12): 2599 -2607 . |
[9] |
李景哲, 孔凡太, 武国华, 黄阳, 陈汪超, 戴松元. 染料敏化太阳电池中TiO2/染料/电解质界面的修饰[J]. 物理化学学报, 2013, 29(09): 1851 -1864 . |
[10] |
汤儆, 庞文辉, 任禾, 陈巧兰, 宋子旺, 林建航. 微接触印刷技术在ITO基底上快速转移Au纳米粒子图案[J]. 物理化学学报, 2013, 29(03): 612 -618 . |
[11] |
罗文丽, 苏亚琼, 田向东, 赵刘斌, 吴德印, 田中群. 对氯硝基苯吸附在银纳米粒子上的偶联反应[J]. 物理化学学报, 2012, 28(12): 2767 -2773 . |
[12] |
张文英, 马静, 袁帅, 舒坤贤, 豆育升. π堆积的腺嘌呤-胸腺嘧啶体系激发态电荷转移和无辐射失活的半经典动力学模拟[J]. 物理化学学报, 2012, 28(07): 1676 -1682 . |
[13] |
李洁, 孔凡太, 武国华, 张昌能, 戴松元. 共吸附剂修饰TiO2薄膜电极[J]. 物理化学学报, 2011, 27(04): 881 -886 . |
[14] |
苏抒, 黄荣, 赵刘斌, 吴德印, 田中群. 过渡金属表面α-吡啶基的振动光谱学判据[J]. 物理化学学报, 2011, 27(04): 781 -792 . |
[15] |
陈毓敏, 邓珂, 裘晓辉, 王琛. 一氧化碳共吸附法确定叔丁胺分子在Cu(111)表面的吸附位[J]. 物理化学学报, 2009, 25(08): 1485 -148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