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孙冠卿, 易宗霖, 魏涛. 胶体颗粒稳定的界面及胶体颗粒在界面的相互作用[J]. 物理化学学报, 2020, 36(10): 1910005 -0 . |
[2] |
袁康,周雪,杜建忠. 基于多肽和温敏聚合物的光交联囊泡的制备及表征[J]. 物理化学学报, 2017, 33(4): 656 -660 . |
[3] |
南光花, 王建平, 王艳, 王赫, 李伟, 张兴祥. 包含聚苯胺的相变材料纳胶囊的制备及其性能[J]. 物理化学学报, 2014, 30(2): 338 -344 . |
[4] |
邓声威, 韩霞, 黄永民, 徐首红, 刘洪来, 林绍梁. 嵌段共聚物相容剂对聚合物共混体系力学性能影响的连续介观模拟[J]. 物理化学学报, 2014, 30(12): 2241 -2248 . |
[5] |
吴晓琳, 孙蓉, 朱朋莉, 杜如虚. 有机/无机复合微胶囊相变材料的近红外光谱分析[J]. 物理化学学报, 2011, 27(05): 1039 -1044 . |
[6] |
单新丽, 王建平, 刘妍, 张兴祥. 丙烯酸共聚物囊壁的正十八烷微胶囊的制备和性能表征[J]. 物理化学学报, 2009, 25(12): 2590 -2596 . |
[7] |
李琳琳;陈东;丁明慧;唐芳琼;孟宪伟;任俊;张琳. 磁性微胶囊的制备及其药物缓控释性能[J]. 物理化学学报, 2007, 23(12): 1969 -1973 . |
[8] |
陈国;姚善泾;方柏山;彭益强. 添加物对聚电解质成膜特性的影响及相关机理探讨[J]. 物理化学学报, 2007, 23(09): 1415 -1420 . |
[9] |
兰孝征;杨常光;谭志诚;孙立贤;徐芬. 界面聚合法制备正二十烷微胶囊化相变储热材料[J]. 物理化学学报, 2007, 23(04): 581 -584 . |
[10] |
裴广玲;王亭杰;杨毅;金涌. 电泳显示微胶囊的制备和性能[J]. 物理化学学报, 2005, 21(04): 430 -434 . |
[11] |
朱立群;张玮. 含润滑油微胶囊复合镀铜机理和镀层性能[J]. 物理化学学报, 2004, 20(08): 795 -800 . |
[12] |
包德才;张琼钢;刘袖洞;马小军;袁权. 含VE微胶囊的制备及其控制释放性能研究[J]. 物理化学学报, 2004, 20(02): 178 -181 . |
[13] |
邹光龙;兰孝征;谭志诚;孙立贤;张涛. 正十六烷聚脲微胶囊化相变材料[J]. 物理化学学报, 2004, 20(01): 90 -93 . |
[14] |
龙光明, 姚燕, 王凤琴, 王瑞陵. 等压法测定298.15K下LiCl-CaCl2-H2O体系的活度系数[J]. 物理化学学报, 1999, 15(10): 956 -960 . |
[15] |
高作宁,文晓林,沈伟国,方键. 多羟基化合物水溶液渗透系数的测定[J]. 物理化学学报, 1996, 12(03): 284 -28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