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罗新杰, 张熙, 冯玉军. 液体弹珠:制备策略、物理性质及应用探索[J]. 物理化学学报, 2020, 36(10): 1910007 - . |
[2] |
王喆,贾康乐,刘同庆,胡俊文,李学丰,董金凤. pH和光对复合型乳液拓扑结构的调控[J]. 物理化学学报, 2019, 35(1): 84 -91 . |
[3] |
刘翔,王金涛,张跃,李占宏,许常红,佟林. 受限空间内油水界面动态特性及粘附行为的荧光原位观测[J]. 物理化学学报, 2016, 32(5): 1257 -1266 . |
[4] |
程庆利, 张卫华, 陶彬. 用三电极体系研究铜在微液滴下的电化学腐蚀[J]. 物理化学学报, 2015, 31(7): 1345 -1350 . |
[5] |
张翠梅, 张志国, 黄存顺, 张群, 陈旸. 氦液滴中羰基硫分子的光解动力学[J]. 物理化学学报, 2013, 29(09): 1886 -1890 . |
[6] |
刘天庆, 孙玮, 李香琴, 孙相彧, 艾宏儒. 纳米结构表面上冷凝液滴的生长模式及部分润湿液滴的形成机制[J]. 物理化学学报, 2013, 29(08): 1762 -1770 . |
[7] |
刘天庆, 孙玮, 孙相彧, 艾宏儒. 超疏水表面上冷凝液滴发生弹跳的机制与条件分析[J]. 物理化学学报, 2012, 28(05): 1206 -1212 . |
[8] |
郭鑫, 陈斯华, 商志军, 郭郁葱, 张韫宏. 共聚焦拉曼光谱研究过饱和硝酸铵液滴中NH4+, NO3- 和H2O之间的相互作用[J]. 物理化学学报, 2012, 28(04): 766 -772 . |
[9] |
彭旭红, 郑佩珠, 马元明, 殷天翔, 安学勤, 沈伟国. AOT/水/甲苯微乳体系的第二维里系数和液滴间的相互作用[J]. 物理化学学报, 2011, 27(05): 1026 -1030 . |
[10] |
王枫, 章岳, 张韫宏. 共聚焦拉曼测量中激光焦点在球形液滴中的穿透深度[J]. 物理化学学报, 2011, 27(04): 769 -773 . |
[11] |
张晓光, 刘洁翔, 王海英, 王满意, 范志金. 阿维菌素水乳剂的稳定性[J]. 物理化学学报, 2010, 26(03): 617 -625 . |
[12] |
朱建华;石锦霞;李恒;何平笙. 模板法组装微米级微球[J]. 物理化学学报, 2006, 22(03): 350 -354 . |
[13] |
张际标;王佳;王燕华. 大气中无机盐粒水解过程中的微液滴现象[J]. 物理化学学报, 2005, 21(09): 993 -996 . |
[14] |
王凤平;严川伟;张学元;闫一功;杜元龙. 石英晶体微天平研究Zn在薄液膜下的腐蚀动力学[J]. 物理化学学报, 2001, 17(04): 319 -323 . |
[15] |
毕只初, Neuman A W. BSA和SDBS在水溶液与空气界面的相互作用[J]. 物理化学学报, 1998, 14(07): 649 -65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