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孟怡辰, 况思宇, 刘海, 范群, 马新宾, 张生. 面向CO2电化学转化的铜基催化剂研究进展[J]. 物理化学学报, 2021, 37(5): 2006034 -0 . |
[2] |
楚森林, 李欣, Robertson Alex W., 孙振宇. CeO2担载Cu纳米粒子电催化CO2还原产乙烯:CeO2不同暴露晶面对催化性能的影响[J]. 物理化学学报, 2021, 37(5): 2009023 -0 . |
[3] |
杨艳,张云,胡劲松,万立骏. 电催化CO2还原合成C2+产物的机理和材料研究进展[J]. 物理化学学报, 2020, 36(1): 1906085 -0 . |
[4] |
裘建平,童怡雯,赵德明,何志桥,陈建孟,宋爽. TiO2纳米管电极上电化学还原CO2生成CH3OH[J]. 物理化学学报, 2017, 33(7): 1411 -1420 . |
[5] |
李一鸣,陈肖,刘晓军,李文有,贺蕴秋. 氧化石墨烯在氧化锌衬底上的电化学还原及其光电性能[J]. 物理化学学报, 2017, 33(3): 554 -562 . |
[6] |
白晓芳,陈为,王白银,冯光辉,魏伟,焦正,孙予罕. 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的研究进展[J]. 物理化学学报, 2017, 33(12): 2388 -2403 . |
[7] |
高海丽,李小龙,贺威,国瑞婷,柴博. 一步法制备还原态氧化石墨烯载铂纳米粒子及其对甲醇氧化的电催化性能[J]. 物理化学学报, 2015, 31(11): 2117 -2123 . |
[8] |
范仁杰, 林瑞, 黄真, 赵天天, 马建新. 新型钴-聚吡咯-碳载Pt燃料电池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J]. 物理化学学报, 2014, 30(7): 1259 -1266 . |
[9] |
李松梅, 王博, 刘建华, 于美, 安军伟. 不同形貌镍纳米粒子-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微波吸收性能[J]. 物理化学学报, 2012, 28(11): 2754 -2760 . |
[10] |
符蓉, 郑俊生, 王喜照, 马建新. 还原热处理条件对Pt-Fe/C 合金催化剂性能的影响[J]. 物理化学学报, 2011, 27(09): 2141 -2147 . |
[11] |
王喜照, 郑俊生, 符蓉, 马建新. 脉冲微波辅助化学还原合成Pt/C 催化剂及其电催化氧还原性能[J]. 物理化学学报, 2011, 27(01): 85 -90 . |
[12] |
马淳安, 周亚明, 徐颖华, 江欢欢, 李姗姗. 铁-三乙醇胺媒质中靛蓝的间接电化学还原[J]. 物理化学学报, 2010, 26(03): 589 -594 . |
[13] |
高胤义, 曹殿学, 王贵领, 尹翠蕾. NiCo2O4对H2O2在碱性溶液中电化学还原反应的催化行为[J]. 物理化学学报, 2010, 26(01): 29 -33 . |
[14] |
马淳安;黄烨;童少平;张维民. 碳化钨在对硝基苯酚电还原过程中的电催化行为[J]. 物理化学学报, 2005, 21(07): 721 -724 . |
[15] |
姚素薇;刘恒权;张卫国;王宏智;郑长峰. 在线性壳聚糖膜内原位还原制备银纳米粒子及银单晶体[J]. 物理化学学报, 2003, 19(05): 464 -46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