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学报 >> 2004, Vol. 20 >> Issue (12): 1476-1480.doi: 10.3866/PKU.WHXB20041216
杨兵; 张海全; 许海; 郑岩; 于景生; 马於光; 沈家骢
Yang Bing; Zhang Hai-Quan; Xu Hai; Zheng Yan; Yu Jing-Sheng; Ma Yu-Guang; Shen Jia-Cong
摘要: 用分子力学方法(MM)对间位聚苯(PMP)及其衍生物的势能随扭曲角(f)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势能曲线上出现四个能量最小值,分别对应于扭曲角f ≈-135°,-45°,45°,135°.进一步对以上构建的全部PMP及其衍生物用分子力场Drieding 2.11进行了分子力学能量优化.最终得到主要的四种构象,其中螺旋构象的能量最低,而且以螺旋构象为优势分布构象.在真实条件下,PMP及其衍生物长链可能采取以上四种构象的混合片段组成.用量子化学方法(GGA-DFT)研究了PMP及其衍生物的电子结构能隙随相邻苯环之间的扭曲角的变化趋势.用量子化学半经验方法(AM1)对四种构象分别进行几何优化,优化结果与分子力学优化结果基本一致,并运用混合密度泛函方法(DFT/B3LYP/6-31G)进一步对AM1优化的构象结构进行更精确的电子结构能隙计算.最终得出影响间位聚苯及其衍生物电子结构能隙的主要因素为连接苯环间扭曲角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