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学报 >> 2010, Vol. 26 >> Issue (03): 769-774.doi: 10.3866/PKU.WHXB20100242
仲崇贵, 蒋青, 董正超, 方靖淮, 曹海霞
ZHONG Chong-Gui, JIANG Qing, DONG Zheng-Chao, FANG Jing-Huai, CAO Hai-Xia
摘要:
基于广义梯度近似(GGA)的密度泛函理论(DFT), 通过构造铁磁(FM), 阻挫的三角非共线反铁磁(FAFM)、上上下下型共线反铁磁(↑↑↓↓AFM)三种不同磁性构型, 从非共线磁性结构计算出发, 优化了低温铜铁矿CuFeO2晶体材料的几何结构, 研究了磁性结构对电子结构、能隙和磁矩等的作用. 计算发现上上下下型反铁磁自旋排列能促进能隙形成, 总能降低, 磁矩增大. 由于上上下下型反铁磁与阻挫三角非共线反铁磁相能量接近, 外场的作用容易导致磁性结构相变到阻挫的三角反铁磁态, 其电子态密度分布与X光发射光谱测得的结果一致, 即具有高自旋的Fe离子3d电子自旋向上的子带中心位于Cu 3d能态之下, O 2p能态以上, 而且配位场理论分析表明Fe离子3d态自旋向下的空轨道为铁电极化提供了有利的化学环境.
MSC2000:
O6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