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邵自龙, 刘晓放, 张书南, 王慧, 孙予罕. 负载型Rh基催化剂上的CO加氢制乙醇反应:载体效应[J]. 物理化学学报, 2021, 37(10): 1911053 - . |
[2] |
张建, 王亮, 伍芷毅, 王成涛, 苏泽瑞, 肖丰收. 理性设计核-壳Rh@沸石催化材料用于二烯烃选择加氢反应[J]. 物理化学学报, 2020, 36(9): 1912001 - . |
[3] |
陈丽芳,于聿律,桑雅子,程涛,刘岩,村上洋,原田雅史,王远. “非保护型”金属胶体纳米簇形成机理研究[J]. 物理化学学报, 2020, 36(1): 1907008 - . |
[4] |
王珍,李恩,和志奇,陈杰安,黄湧. 基于双重碳氢活化的γ, δ-不饱和酰胺与炔烃的脱氢环化反应[J]. 物理化学学报, 2019, 35(9): 906 -912 . |
[5] |
王露, 孙威, 刘超. 同核铁系双金属络合物及其在均相催化体系中的应用[J]. 物理化学学报, 2019, 35(7): 697 -708 . |
[6] |
刘甜,黎军,刘维佳,朱育丹,陆小华. 简单的配体改变调控钌配合物催化还原CO2的活性:硼基配体的对位效应和Ru―H键的性质[J]. 物理化学学报, 2018, 34(10): 1097 -1105 . |
[7] |
郑芳芳,李倩,张宏,翁维正,伊晓东,郑燕萍,黄传敬,万惠霖. 抗烧结Rh-Sm2O3/SiO2催化剂的制备和表征及其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性能[J]. 物理化学学报, 2017, 33(8): 1689 -1698 . |
[8] |
孙帅其,易颜辉,王丽,张家良,郭洪臣. 负载型双金属催化剂的制备及其等离子体催化氨分解制氢性能[J]. 物理化学学报, 2017, 33(6): 1123 -1129 . |
[9] |
毕慧子,窦镕飞,王浩,裴燕,乔明华,孙斌,宗保宁. Ru/氧化物催化剂在甲苯部分加氢反应中的载体效应[J]. 物理化学学报, 2016, 32(7): 1765 -1774 . |
[10] |
薛飞,何纪敏,陈维苗,宋宪根,程显波,丁云杰. 载体焙烧温度对Rh-Mn-Li/SBA-15催化CO加氢性能的影响[J]. 物理化学学报, 2016, 32(11): 2769 -2775 . |
[11] |
高爽, 颜见标, 丛德全, 随强盛, 夏延洋, 程东东, 包强, 王振旅, 王力彦. Sn改性的Ru/H-CMK-3催化剂的制备及其肉桂醛选择性加氢性能的研究[J]. 物理化学学报, 2015, 31(7): 1391 -1398 . |
[12] |
张晓亚, 郑从野, 郑学丽, 付海燕, 袁茂林, 李瑞祥, 陈华. 硅胶键合膦的制备及其对铑络合物催化1-辛烯氢甲酰化反应的影响[J]. 物理化学学报, 2015, 31(4): 738 -742 . |
[13] |
陈维苗, 丁云杰, 薛飞, 宋宪根. CO加氢制C2含氧化合物Rh基催化剂中常见助剂的作用[J]. 物理化学学报, 2015, 31(1): 1 -10 . |
[14] |
孙海杰, 李永宇, 李帅辉, 张元馨, 刘寿长, 刘仲毅, 任保增. ZnSO4和La2O3作共修饰剂单金属Ru催化剂上苯选择加氢制环己烯[J]. 物理化学学报, 2014, 30(7): 1332 -1340 . |
[15] |
谭晓荷, 周功兵, 窦镕飞, 裴燕, 范康年, 乔明华, 孙斌, 宗保宁. 苯部分加氢制环己烯新型Ru-B/MOF催化剂[J]. 物理化学学报, 2014, 30(5): 932 -94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