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姚婵,李国艳,许彦红. 富羧酸基团的共轭微孔聚合物:结构单元对孔隙和气体吸附性能的影响[J]. 物理化学学报, 2017, 33(9): 1898 -1904 . |
[2] |
王琳,肖立志,郭龙,廖广志,张岩,戈革. 纳米自组装γ-Al2O3孔隙结构的核磁共振表征[J]. 物理化学学报, 2017, 33(8): 1589 -1598 . |
[3] |
廖友好,李伟善. 锂离子电池凝胶聚合物隔膜的研究进展[J]. 物理化学学报, 2017, 33(8): 1533 -1547 . |
[4] |
孙丽媛,张亚飞,巩雁军. 微孔-微孔复合分子筛的结构特征及应用[J]. 物理化学学报, 2016, 32(5): 1105 -1122 . |
[5] |
杜雪莲, 丛野, 姜露, 李轩科, 崔正威, 董志军, 袁观明, 张江. 碳化硅衍生碳/球形天然石墨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结构调控[J]. 物理化学学报, 2015, 31(3): 583 -588 . |
[6] |
张远航, 王志远, 师春生, 刘恩佐, 何春年, 赵乃勤. 均匀负载氧化镍纳米颗粒多孔硬碳球的制备及其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应用[J]. 物理化学学报, 2015, 31(2): 268 -276 . |
[7] |
胡敬秀, 张静, 邹建锋, 肖强, 钟依均, 朱伟东. 源自密胺基多孔聚合物的富氮微孔炭及选择性吸附CO2[J]. 物理化学学报, 2014, 30(6): 1169 -1174 . |
[8] |
柴晓燕, 朱才镇, 何传新, 张广照, 刘剑洪. 液态丙烯腈低聚物修复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微孔缺陷[J]. 物理化学学报, 2014, 30(4): 753 -760 . |
[9] |
杨文超, 毕玉敬, 杨邦成, 王德宇, 施思齐. 纳米LiMnPO4的制备与电化学性能表征[J]. 物理化学学报, 2014, 30(3): 460 -466 . |
[10] |
魏玉龙, 包春雄, 高皓, 黄欢, 于涛, 邹志刚. 硫化氧化两步法提高(110)取向ZnO纳米片比表面及其光电极应用[J]. 物理化学学报, 2013, 29(09): 1975 -1980 . |
[11] |
钱佳晟, 刘明贤, 甘礼华, 吕耀康, 陈玲艳, 叶瑞杰, 陈龙武. 基于含锌有机配位聚合物的微孔碳的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J]. 物理化学学报, 2013, 29(07): 1494 -1500 . |
[12] |
王羽, 蒋骏骢, 朱月香, 谢有畅. 有机物单层分散在相关材料制备中的应用[J]. 物理化学学报, 2012, 28(10): 2327 -2335 . |
[13] |
王琦, 吴雅静, 王军, 林晓. 无有机模板剂水热合成Co同晶取代的丝光沸石分子筛[J]. 物理化学学报, 2012, 28(09): 2108 -2114 . |
[14] |
付晓亭, 贾凡, 李文斌, 陈明鸣, 王成扬. 马铃薯淀粉基微孔炭微球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J]. 物理化学学报, 2012, 28(08): 1906 -1912 . |
[15] |
郭培志, 季倩倩, 张丽莉, 赵善玉, 赵修松. 花生壳制备微孔炭及其在电化学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J]. 物理化学学报, 2011, 27(12): 2836 -284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