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何成欢, 郭杨龙, 郭耘, 王筠松, 王丽, 詹望成. 不同组成和结构LaMnO3钙钛矿负载Au催化剂的CO氧化活性[J]. 物理化学学报, 2019, 35(4): 422 -430 . |
[2] |
黄学辉,商晓辉,牛鹏举. SBA-15表面改性及其对介孔La0.8Sr0.2CoO3钙钛矿型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J]. 物理化学学报, 2017, 33(7): 1462 -1473 . |
[3] |
陈明树. 催化剂活性位本质和构效关系的模型催化研究[J]. 物理化学学报, 2017, 33(12): 2424 -2437 . |
[4] |
顾勇冰,蔡秋霞,陈先朗,庄镇展,周虎,庄桂林,钟兴,梅东海,王建国. Al2O3/Au(111)反相催化剂在CO氧化反应中界面作用的理论研究[J]. 物理化学学报, 2016, 32(7): 1674 -1680 . |
[5] |
贾永昌,王树元,孟涟,鲁继青,罗孟飞. Zr掺杂对PdO/Ce1-xPdxO2-δ催化剂CO和CH4催化氧化的影响[J]. 物理化学学报, 2016, 32(7): 1801 -1809 . |
[6] |
黄伟新,千坤,邬宗芳,陈士龙. 金催化作用的结构敏感性[J]. 物理化学学报, 2016, 32(1): 48 -60 . |
[7] |
吕永阁, 李勇, 塔娜, 申文杰. Co3O4纳米立方体的可控合成及其CO氧化反应性能[J]. 物理化学学报, 2014, 30(2): 382 -388 . |
[8] |
梁倩, 赵震, 刘坚, 韦岳长, 姜桂元, 段爱军.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IL-53(Al)负载纳米Pd颗粒:一种CO氧化的活性催化剂[J]. 物理化学学报, 2014, 30(1): 129 -134 . |
[9] |
孙敬方, 葛成艳, 姚小江, 曹原, 张雷, 汤常金, 董林. 固相浸渍法制备NiO/CeO2催化剂及其在CO氧化反应中的应用[J]. 物理化学学报, 2013, 29(11): 2451 -2458 . |
[10] |
孙毅飞, 李广超, 潘心頔, 黄传敬, 翁维正, 万惠霖. 介孔氧化铝负载Ni-Co氧化物催化剂上丙烷氧化脱氢制丙烯[J]. 物理化学学报, 2012, 28(09): 2135 -2140 . |
[11] |
王芳, 王彩红, 李大枝. 控制CO选择氧化反应中金催化剂热点形成的新方法[J]. 物理化学学报, 2012, 28(06): 1455 -1460 . |
[12] |
叶青, 霍飞飞, 闫立娜, 王娟, 程水源, 康天放. α-MnO2负载纳米Au催化剂低温催化氧化CO和苯的性能[J]. 物理化学学报, 2011, 27(12): 2872 -2880 . |
[13] |
杨志强, 毛东森, 吴仁春, 俞俊, 王倩. 微波加热分解法制备CuO-Ce0.6Zr0.4O2及其催化CO氧化性能[J]. 物理化学学报, 2011, 27(05): 1163 -1168 . |
[14] |
胡建平, 王俊, 唐典勇, 伏秦超, 张元勤. 二元铜族团簇负离子催化CO氧化反应机理[J]. 物理化学学报, 2011, 27(02): 329 -336 . |
[15] |
杨志强, 毛东森, 郭强胜,顾蕾. 制备方法对CuO/CeO2-ZrO2催化CO低温氧化活性的影响[J]. 物理化学学报, 2010, 26(12): 3278 -328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