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汪含笑, 徐俪菲, 刘鸣华. 基于两亲性喹喔啉的超分子凝胶:手性信号反转以及多重响应手性光学开关[J]. 物理化学学报, 2020, 36(10): 1910036 -0 . |
[2] |
曹石,曾丽丽,谢菁,万仕刚,李丹,章慧. 席夫碱Cu(Ⅱ)络合物的超分子螺旋手性及其手性光谱[J]. 物理化学学报, 2017, 33(12): 2480 -2490 . |
[3] |
王云赫,秦圆,姚曼,王旭东,李淑颖,王栋,陈婷. BIC和HA体系的氢键驱动的HOPG表面手性自组装分子动力学模拟[J]. 物理化学学报, 2016, 32(9): 2255 -2263 . |
[4] |
叶娟,孙凯,陶敏龙,涂玉兵,谢正波,王亚利,郝少杰,肖华芳,王俊忠. 非手性的酞菁铜分子在Bi(111)表面上的手性特征[J]. 物理化学学报, 2016, 32(10): 2593 -2598 . |
[5] |
王秀凤,张莉,刘鸣华. 超分子凝胶:结构多样性与超分子手性[J]. 物理化学学报, 2016, 32(1): 227 -238 . |
[6] |
章慧,曾丽丽,王越奎,曹石,郭栋,李丹,方雪明,林丽榕. 手性Salen-Ni(Ⅱ)络合物的ECD光谱及其绝对构型关联:可见区第一ECD吸收带的指纹作用[J]. 物理化学学报, 2015, 31(12): 2229 -2250 . |
[7] |
胡桂香, 骆成才, 潘善飞, 蒋勇军, 邹建卫. 采用QSPR模型预测手性二芳基甲烷衍生物保留因子与分离因子[J]. 物理化学学报, 2015, 31(1): 73 -82 . |
[8] |
章慧, 颜建新, 吴舒婷, 李丹, 万仕刚, 丁雷, 林丽榕. 对固体圆二色光谱测试方法的再认识——兼谈“浓度效应”[J]. 物理化学学报, 2013, 29(12): 2481 -2497 . |
[9] |
杨乐乐, 刘佳, 李悦, 刘坤, 阮文娟. 手性糖基锌卟啉对手性氨基酸甲酯的分子识别[J]. 物理化学学报, 2013, 29(09): 1877 -1885 . |
[10] |
王文清, 龚, 沈新春, 张玉凤. “宇称-时间不对称”的实验探索: 手性丙氨酸单晶N+H…O氢键的电子自旋翻转相变的不对称拉曼散射[J]. 物理化学学报, 2013, 29(03): 473 -478 . |
[11] |
李红波, 张静, 金赫华, 李清文. 单一导电属性及手性单壁碳纳米管的分离技术[J]. 物理化学学报, 2012, 28(10): 2447 -2455 . |
[12] |
郭政, 胡新根, 梁红玉, 贾召鹏, 程维娜, 刘嘉敏. α-氨基丁酸对映异构体在DMF+水混合溶剂中的焓对作用[J]. 物理化学学报, 2012, 28(09): 2015 -2022 . |
[13] |
刘成勇, 颜建新, 林以玑, 李丹, 方雪明, 章慧. cis-[Ni(NCS)2tren]的镜面对称性破缺: 螯环的特殊手性构象[J]. 物理化学学报, 2012, 28(02): 257 -264 . |
[14] |
张定林, 杨朝芬, 孙亚萍, 付海燕, 李瑞祥, 陈华, 李贤均. 手性胺修饰的羟基磷灰石负载RuCl2(TPP)3催化不对称氢化苯乙酮[J]. 物理化学学报, 2010, 26(10): 2711 -2718 . |
[15] |
曹海, 江建, 朱雪峰, 段鹏飞, 刘鸣华. 以谷氨酸二乙酯为头基的Bola型两亲分子在气液界面的组装: 手性相互作用与膜结构[J]. 物理化学学报, 2010, 26(07): 1842 -184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