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静, 王丽娜, 陈晓飞, 王玉峰, 牛成艳, 吴立新, 唐智勇. 氧化还原对Lindqvist型多金属氧簇复合物自组装的动态调控[J]. 物理化学学报, 2020, 36(9): 1912002 -0 . |
[2] |
戴玉玉,李维军,闫拴马,王士昭,俞越,欧阳密,陈丽涛,张诚. 苯/二联苯为桥的噻吩-吡咯-噻吩结构:分子构型及电致变色性质[J]. 物理化学学报, 2017, 33(11): 2268 -2276 . |
[3] |
胡彬,王培,吕晓静,王萍静,戴玉玉,欧阳密. 单体摩尔比对共聚物电化学及电致变色性质的影响[J]. 物理化学学报, 2016, 32(4): 961 -968 . |
[4] |
欧阳密, 黄森彪, 韩延刚, 吕晓静, 杨媛, 戴玉玉, 吕耀康, 张诚. 以氨基化的聚苯乙烯微球为模板制备电致变色性能优良的单层有序多孔PBTB薄膜[J]. 物理化学学报, 2015, 31(3): 476 -482 . |
[5] |
边高峰,胡彬,欧阳密,王萍静,吕晓静,戴玉玉,张诚. 多色显示树枝状聚(3, 6-双噻吩咔唑)及其共聚物的电化学和电致变色性能[J]. 物理化学学报, 2015, 31(10): 1888 -1894 . |
[6] |
欧阳密, 付志艳, 吕晓静, 陈欢乐, 胡彬, 夏旭峰, 张诚. 偶联噻吩引入对三苯胺成膜性提高及电致变色性能增强[J]. 物理化学学报, 2013, 29(05): 996 -1002 . |
[7] |
孙德慧, 张吉林, 孙德新. 组氨酸12-硅钨杂多酸盐超分子化合物的结构与光致变色性质[J]. 物理化学学报, 2011, 27(01): 25 -31 . |
[8] |
申茜, 甘霖, 刘松, 曹阳, 王振兴, 惠静姝, 郭雪峰. 通过构象诱导电感耦合机制光可逆调控有机场效应晶体管的性能[J]. 物理化学学报, 2010, 26(07): 1941 -1946 . |
[9] |
孙德慧, 张吉林, 任慧娟, 崔振峰, 孙德新. 4,4’-联吡啶多钼酸盐的合成、结构与变色性质[J]. 物理化学学报, 2010, 26(05): 1264 -1270 . |
[10] |
郑华均, 王醒东, 顾正海. 高度有序氧化钨纳米棒的制备和表征[J]. 物理化学学报, 2009, 25(08): 1650 -1654 . |
[11] |
袁嘉国;章俞之;乐军;宋力昕;胡行方. 氯醇盐溶胶-凝胶法纳米结构氧化钨薄膜的光谱学特性[J]. 物理化学学报, 2009, 25(02): 267 -272 . |
[12] |
储艳秋;吴波;吴梁;水青;傅正文. 脉冲激光沉积制备氧化铋薄膜的电致变色性质[J]. 物理化学学报, 2007, 23(11): 1787 -1791 . |
[13] |
董相廷;何颖;闫景辉;薛勃飞;冯秀丽;洪广言. 纳米AgBr/PMMA光致变色杂化材料制备与表征[J]. 物理化学学报, 2003, 19(12): 1159 -1162 . |
[14] |
陈德文;刘延秋;易筱筠;徐广智. 表面过剩S2-对CdS光催化的影响与带位匹配[J]. 物理化学学报, 2001, 17(09): 781 -787 . |
[15] |
章俞之;快素兰;黄银松;王忠春;胡行方. MoO3电致变色薄膜的XPS研究[J]. 物理化学学报, 2001, 17(01): 79 -8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