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继宏, 钟地长, 鲁统部. 钴(Ⅱ)基分子配合物用于光催化二氧化碳还原[J]. 物理化学学报, 2021, 37(5): 2008068 -0 . |
[2] |
黄江涛, 周江, 梁叔全. 客体预嵌策略提升水系锌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J]. 物理化学学报, 2021, 37(3): 2005020 -0 . |
[3] |
谢安, 潘中华, 骆耿耿. 一类受生物启发的双膦双硒镍配合物的合成及其电催化产氢性能[J]. 物理化学学报, 2021, 37(3): 1910058 -0 . |
[4] |
衡永丽, 谷振一, 郭晋芝, 吴兴隆. 水系锌离子电池用钒基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J]. 物理化学学报, 2021, 37(3): 2005013 -0 . |
[5] |
王文元, 张杰夫, 李喆, 邵翔. 单原子分散的Au/Cu(111)表面合金的表面结构与吸附性质[J]. 物理化学学报, 2020, 36(8): 1911035 -0 . |
[6] |
孙万军,林军奇,梁向明,杨峻懿,马宝春,丁勇. 基于立方烷结构的分子催化剂在光催化水氧化中的研究进展[J]. 物理化学学报, 2020, 36(3): 1905025 -0 . |
[7] |
陈尧,陈政. 新碳源制备活性炭和石墨烯及其非等电极电容水系超级电容器[J]. 物理化学学报, 2020, 36(2): 1904025 -0 . |
[8] |
赵攀,杨兵军,陈江涛,郎俊伟,张天芸,阎兴斌. 基于三维多孔活性炭构筑安全、高性能以及长循环寿命的锌离子混合电容器[J]. 物理化学学报, 2020, 36(2): 1904050 -0 . |
[9] |
孙冠卿, 易宗霖, 魏涛. 胶体颗粒稳定的界面及胶体颗粒在界面的相互作用[J]. 物理化学学报, 2020, 36(10): 1910005 -0 . |
[10] |
秦妍妍, 佘鹏飞, 郭颂, 黄晓萌, 刘淑娟, 赵强, 黄维. 四卤化锰(Ⅱ)配合物的结构调控及力致发光性能[J]. 物理化学学报, 2020, 36(1): 1907078 -0 . |
[11] |
韩萌茹,周亚男,周旋,储伟. 通过g-C3N4担载MNi12 (Fe, Co, Cu, Zn)纳米团簇调节甲烷化[J]. 物理化学学报, 2019, 35(8): 850 -857 . |
[12] |
姜哲,于飞,马杰. 石墨烯基吸附剂的设计及其对水中抗生素的去除[J]. 物理化学学报, 2019, 35(7): 709 -724 . |
[13] |
何妍,李豪,周莉,徐婷,彭昌军,刘洪来. 新型芳香三嗪超交联多孔聚合物去除水溶液中甲基橙[J]. 物理化学学报, 2019, 35(3): 299 -306 . |
[14] |
谷雨星,杨娟,汪的华. CO2熔盐电化学转化碳材料的电化学特性[J]. 物理化学学报, 2019, 35(2): 208 -214 . |
[15] |
王士昭, 李维军, 俞越, 刘进, 张诚. 具有聚集诱导发光特性的新型铂(Ⅱ)金属配合物及其光激发的自敏化氧化反应[J]. 物理化学学报, 2019, 35(11): 1276 -128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