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姜涛,彭述明,李梅,裴婷婷,韩伟,孙杨,张密林. Pr(Ⅲ)离子在LiCl-KCl熔体中Bi膜W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J]. 物理化学学报, 2016, 32(7): 1708 -1714 . |
[2] |
许振, 陈宇, 张昭, 张鉴清. 欠电位沉积研究现状——I.欠电位沉积理论[J]. 物理化学学报, 2015, 31(7): 1219 -1230 . |
[3] |
许振, 齐东梅, 江莉, 陈宇, 张昭, 张鉴清. 欠电位沉积研究现状——II.欠电位沉积的研究方法及其应用[J]. 物理化学学报, 2015, 31(7): 1231 -1250 . |
[4] |
赵静, 孙越, 李永军, 梁韧. “三明治式”多层Au/Pt复合薄膜的制备及其对甲醇的电氧化[J]. 物理化学学报, 2011, 27(08): 1868 -1874 . |
[5] |
高云芳, 于丽丽, 芦晴晴, 马淳安. 酸性介质中碘离子在铂电极上的电化学氧化行为[J]. 物理化学学报, 2009, 25(07): 1421 -1426 . |
[6] |
潘磊明, 周志有, 陈德俊, 孙世刚. 二甲醚在Pt电极上吸附和氧化的循环伏安和原位FTIR光谱研究[J]. 物理化学学报, 2008, 24(10): 1739 -1744 . |
[7] |
钟起玲;张兵;丁月敏;刘跃龙;饶贵仕;王国富;任斌;田中群. 乙醇在不同介质中电氧化的原位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J]. 物理化学学报, 2007, 23(09): 1432 -1436 . |
[8] |
潘慎敏;周芹;赵发琼;曾百肇. m-4-m型Gemini表面活性剂对铂电极上亚甲蓝吸附溶出伏安行为的影响[J]. 物理化学学报, 2007, 23(06): 964 -968 . |
[9] |
李兰兰;魏子栋;严灿;罗义辉;尹光志;孙才新. 甲醇在欠电位沉积Ru修饰Pt电极上的催化氧化[J]. 物理化学学报, 2007, 23(05): 723 -727 . |
[10] |
徐良芹;杜占合;冯加民;吕小丽;高庆宇. 硫代硫酸盐在铂电极上的电化学氧化行为[J]. 物理化学学报, 2005, 21(12): 1422 -1425 . |
[11] |
胡盛志;陈明旦;B. E. Robertson. 次级键与晶体中锑(III)螯合物配位多面体研究[J]. 物理化学学报, 2005, 21(06): 646 -652 . |
[12] |
钟起玲;张兵;章磊;杨熊元;黄芃. 乙醇在粗糙铂电极上解离吸附与氧化的原位SERS研究[J]. 物理化学学报, 2004, 20(09): 1163 -1166 . |
[13] |
魏子栋;三木敦史;大森唯义;大泽雅俊. 甲醇在欠电位沉积Sn/Pt电极上催化氧化[J]. 物理化学学报, 2002, 18(12): 1120 -1124 . |
[14] |
李红;巢晖;蒋雄;计亮年. 四种钌(Ⅱ)配合物的中心离子电化学行为的比较[J]. 物理化学学报, 2001, 17(08): 728 -732 . |
[15] |
向娟, 吴秉亮, 陈胜利. 甲酸在铂电极上吸附氧化机理研究[J]. 物理化学学报, 2000, 16(10): 906 -9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