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思睿,权慧,田昊,周瑞,杨立江,高毅勤. 基于一维序列的三维染色质相分离:驱动力、过程与功能[J]. 物理化学学报, 2020, 36(1): 1907010 - . |
[2] |
张长胜,来鲁华. 生物分子液-液相分离的物理化学机制[J]. 物理化学学报, 2020, 36(1): 1907053 - . |
[3] |
韩杰,梁秋菊,曲轶,刘剑刚,韩艳春. 基于苝二酰亚胺类非富勒烯受体共混体系凝聚态结构调控[J]. 物理化学学报, 2018, 34(4): 391 -406 . |
[4] |
袁俊,刘晔,朱灿,沈平,万梅秀,冯柳柳,邹应萍. 基于侧链不对称喹喔啉聚合物的高效非富勒烯太阳电池[J]. 物理化学学报, 2018, 34(11): 1272 -1278 . |
[5] |
麦俊林,孙德林,全学波,李理波,周健. 耗散粒子动力学模拟Nafion-[Bmim][TfO]离子液体复合膜的介观结构[J]. 物理化学学报, 2016, 32(7): 1649 -1657 . |
[6] |
李松,刘夫锋,余林玲,赵彦娇,董晓燕. 硫黄素T对淀粉样β-蛋白质40聚集成核动力学的双重影响[J]. 物理化学学报, 2016, 32(6): 1391 -1396 . |
[7] |
余大启, 涂豫海, 来鲁华. 细菌化学趋向性受体聚集体的相互作用[J]. 物理化学学报, 2014, 30(7): 1347 -1353 . |
[8] |
于欢, 杨辉, 姚睿, 郭兴忠. 银纳米颗粒负载阶层多孔二氧化硅块体的制备及表征[J]. 物理化学学报, 2014, 30(7): 1384 -1390 . |
[9] |
郭兴忠, 李文彦, 朱阳, 中西和樹, 金森主祥, 杨辉. 溶胶-凝胶伴随相分离制备SiO2多孔块体[J]. 物理化学学报, 2013, 29(03): 646 -652 . |
[10] |
伍绍贵, 孙婷, 周萍, 周俊. 显式溶剂模型模拟嵌段共聚物在纳米微滴中的图案化结构[J]. 物理化学学报, 2012, 28(04): 978 -984 . |
[11] |
卓祖亮, 张福俊, 许晓伟, 王健, 卢丽芳, 徐征. 退火处理提高P3HT:PCBM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光伏性能[J]. 物理化学学报, 2011, 27(04): 875 -880 . |
[12] |
王海鹰;李斌栋;户安军;吕春绪 . 可聚硼酸酯表面活性剂的表面化学性质及与LAS相互作用[J]. 物理化学学报, 2007, 23(02): 253 -257 . |
[13] |
姚素薇 ;吴海霞;王宏智;张卫国. 半导体Si上电沉积Cu-Co颗粒膜及其巨磁电阻效应[J]. 物理化学学报, 2005, 21(08): 915 -919 . |
[14] |
陈勇;柳明珠;金淑萍 陈世兰. PDEA和P(DEA-co-NHMAA)稀水溶液相分离行为研究[J]. 物理化学学报, 2005, 21(06): 591 -595 . |
[15] |
吴迪;蔡伟民. 壳聚糖-盐酸溶液中温度敏感的相分离行为[J]. 物理化学学报, 2002, 18(06): 554 -55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