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苏岳锋, 张其雨, 陈来, 包丽颖, 卢赟, 陈实, 吴锋. ZrO2包覆高镍LiNi0.8Co0.1Mn0.1O2正极材料提高其循环稳定性的作用机理[J]. 物理化学学报, 2021, 37(3): 2005062 -0 . |
[2] |
衡永丽, 谷振一, 郭晋芝, 吴兴隆. 水系锌离子电池用钒基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J]. 物理化学学报, 2021, 37(3): 2005013 -0 . |
[3] |
吴晨, 周颖, 朱晓龙, 詹忞之, 杨汉西, 钱江锋. 锂金属电池用高浓度电解液体系研究进展[J]. 物理化学学报, 2021, 37(2): 2008044 -0 . |
[4] |
钱华明, 李喜飞. 功能化固态电解质膜改性锂金属负极的研究进展[J]. 物理化学学报, 2021, 37(2): 2008092 -0 . |
[5] |
王志达, 冯元宬, 卢松涛, 王锐, 秦伟, 吴晓宏. 利用原位氟化保护层改善三维锡锂合金/碳纸负极贫电解液下性能[J]. 物理化学学报, 2021, 37(2): 2008082 -0 . |
[6] |
黄凡洋, 揭育林, 李新鹏, 陈亚威, 曹瑞国, 章根强, 焦淑红. 锂金属负极的可逆性与沉积形貌的关联[J]. 物理化学学报, 2021, 37(1): 2008081 -0 . |
[7] |
刘凡凡, 张志文, 叶淑芬, 姚雨, 余彦. 锂金属负极的挑战与改善策略研究进展[J]. 物理化学学报, 2021, 37(1): 2006021 -0 . |
[8] |
孙宇恒, 高铭达, 李慧, 徐丽, 薛晴, 王欣然, 白莹, 吴川.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在金属锂电池界面的应用[J]. 物理化学学报, 2021, 37(1): 2007048 -0 . |
[9] |
杨世杰, 徐向群, 程新兵, 王鑫萌, 陈金秀, 肖也, 袁洪, 刘鹤, 陈爱兵, 朱万诚, 黄佳琦, 张强. 柱状金属锂沉积物:电解液添加剂的影响[J]. 物理化学学报, 2021, 37(1): 2007058 -0 . |
[10] |
安惠芳, 姜莉, 李峰, 吴平, 朱晓舒, 魏少华, 周益明. 基于水凝胶衍生的硅/碳纳米管/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及储锂性能[J]. 物理化学学报, 2020, 36(7): 1905034 -0 . |
[11] |
李慧,刘双宇,袁天赐,王博,盛鹏,徐丽,赵广耀,白会涛,陈新,陈重学,曹余良. Na0.44MnO2在碱性溶液中的电化学机制[J]. 物理化学学报, 2020, 36(5): 1905027 -0 . |
[12] |
曾桂芳,刘以宁,顾春燕,张凯,安永灵,魏传亮,冯金奎,倪江锋. 不可燃氟代碳酸酯基钠离子电池电解液[J]. 物理化学学报, 2020, 36(5): 1905006 -0 . |
[13] |
史永超, 唐明学. 可充电池的磁共振研究[J]. 物理化学学报, 2020, 36(4): 1905004 -0 . |
[14] |
李超, 沈明, 胡炳文. 面向金属离子电池研究的固体核磁共振和电子顺磁共振方法[J]. 物理化学学报, 2020, 36(4): 1902019 -0 . |
[15] |
刘昆, 刘瑶, 朱海峰, 董晓丽, 王永刚, 王丛笑, 夏永姚. NaTiSi2O6/C复合材料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J]. 物理化学学报, 2020, 36(11): 1912030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