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电池
专刊客座编辑: ![]() 庄林教授 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武汉 430072 研究兴趣:洁净能源电化学转化,主要开展燃料电池相关基础研究。工作涵盖“计算-材料-催化-器件”4个方面:“计算”方面包括基于密度泛函计算的催化剂设计,介观尺度材料与过程的分子模拟;“材料”方面的研究包括新型纳米电催化剂(低铂与非铂),碱性聚合物电解质,新型储能材料;“催化”方面主要是关键电化学反应的原位谱学研究(红外、质谱等),模型催化剂与分子电催化;“器件”研究是针对实际应用,发展完全不使用贵金属的燃料电池,以及新概念电化学能量转化与储存技术。经过十多年的积累,庄林教授课题组在两个方面形成突出的研究特色:(1) 碱性聚合物电解质研究;(2) 计算与实验相结合的电催化研究。 专刊介绍 燃料电池是一种洁净能源技术,在即将建立的可再生能源体系中,燃料电池是不可缺失的支撑技术。燃料电池的研究已有超过百年的历史,近几十年更是呈加速发展的态势。目前最热门的燃料电池有两种,一是采用聚合物电解质的常温燃料电池(PEFC),另一是采用氧化物为电解质的高温燃料电池(SOFC)。PEFC具有功率密度大、可低温启动等优点,适合作为车用动力。SOFC的优点是可使用天然气等非纯氢燃料,适合用作固定电站。在国际上,以PEFC为主动力的电动车已在日本开始商品化,中国也正不断加大对PEFC电动车的研发投入。 PEFC真正获得普及性应用还须进一步降低造价和延长工作寿命。这些问题虽然通过技术改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但本质的改变须依赖基础研究的突破。Pt基催化剂活性和耐久性的提升,非贵金属催化剂和新型廉价聚合物电解质的研发等方面仍亟待突破。近年来,新的催化剂结构不断涌现,但其实用性仍有待验证。另一方面,碱性聚合物电解质的出现,也为燃料电池的材料和催化研究带来全新的局面。 此专刊旨在展示燃料电池基础研究的新进展、新动态和新成果。 投稿 请于截止日期前,在物理化学学报网站( http://www.whxb.pku.edu.cn/journalx_wlhx/authorLogOn.action)在线投稿。文章接受后即予以出版,并在此专刊网页集中列出。文章类型可以是通讯、展望、专论、综述、论文中的任一种,可以用中文或英文撰写。 所投稿件不能已经出版或准备在其他地方出版。所有稿件都需经过严格的同行评议,不向作者收取费用。更详细信息请见物理化学学报的征稿简则。 |
||||||||
默认 最新文章 浏览次数 | ||||||||
Please wait a minut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