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学报 >> 1994, Vol. 10 >> Issue (01): 33-37.doi: 10.3866/PKU.WHXB19940109
李灿, 张慧, 王开立, 辛勤
Li Can, Zhang Hui, Wang Kai-Li, Xin Qin
摘要:
用傅里哀变换红外发射光谱原位考察了V_2O_5/TiO_2催化剂在制备焙烧过程中担载偏钒酸铵的热分解步骤及其形成的表面活性相结构. 偏钒酸铵在200 ℃左右分解, 在300 ℃之前完全转化为晶相V_2O_5. 担载于TiO_2上的偏钒酸铵在100 ℃左右与TiO_2已产生强的化学作用, 在200 ℃之前已完全分解. 对于10%(质量分数)V_2O_5/TiO_2催化剂其担载偏钒酸分解后在1020 cm~(-1)附近出现晶相V_2O_5的特征峰. 但在500 ℃进一步焙烧后晶相V_5O_5的峰减弱并在1025—900 cm~(-1)区出现宽峰, 表明部分晶相V_2O_5可能转化为二维高分散的VO_x物种. 2%(质量分数)V_2O_5/TiO_2催化剂在焙烧过程中也显示晶相V_2O_5的弱峰, 但同时也观察到属于VO_x物种的宽峰. 进一步降低钒担载量, V_2O_5晶相特征峰逐渐消失, 而在1025—900 cm~(-1)区出现二维VO_x物种的宽峰. 结果还表明傅里哀变换红外发射光谱是表征氧化物催化剂表面相结构的一种有力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