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亦清,沈少华. 非金属掺杂石墨相氮化碳光催化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 物理化学学报, 2020, 36(3): 1905080 - . |
[2] |
李蛟,陈忠. Ag3XO4(X = P,As,V)电子结构及光催化性质的第一性原理计算[J]. 物理化学学报, 2017, 33(5): 941 -948 . |
[3] |
梁冬梅,冷霞,马玉臣. g-CN体系的准粒子能带结构和光学特性[J]. 物理化学学报, 2016, 32(8): 1967 -1976 . |
[4] |
鲁效庆,赵兹罡,李可,魏淑贤,瞿媛媛,牛永强,刘学锋. 第一性原理研究混合钙钛矿CH3NH3PbxSn1-xI3结构及光电特性[J]. 物理化学学报, 2016, 32(6): 1439 -1445 . |
[5] |
祝林,马新国,刘娜,徐国旺,黄楚云. 碱金属修饰g-C3N4的能带结构调控与载流子迁移过程[J]. 物理化学学报, 2016, 32(10): 2488 -2494 . |
[6] |
汪志刚,曾祥明,张杨,黄娆,文玉华. 应变调控单层氧化锌能带结构的第一性原理研究[J]. 物理化学学报, 2015, 31(9): 1677 -1682 . |
[7] |
王阳, 邵翔, 王兵. Cr掺杂金红石相TiO2(110)单晶薄膜的制备、表征及光催化活性[J]. 物理化学学报, 2013, 29(07): 1363 -1369 . |
[8] |
陈余行, 张朝民, 吴建宝, 林琦. O/N替代掺杂对zigzag型硼氮窄纳米带能带及输运特性的影响[J]. 物理化学学报, 2012, 28(03): 567 -572 . |
[9] |
崔柏, 林红, 赵晓冲, 李建保, 李文迪. ZnCo2O4纳米粒子的可见光催化性能[J]. 物理化学学报, 2011, 27(10): 2411 -2415 . |
[10] |
樊玉勤, 何阿玲. 基于第一性原理的Mn-AlN 和Cr-AlN 的半金属性质[J]. 物理化学学报, 2010, 26(10): 2801 -2806 . |
[11] |
徐凌, 唐超群, 黄宗斌. V掺杂锐钛矿相TiO2的光吸收特性[J]. 物理化学学报, 2010, 26(05): 1401 -1407 . |
[12] |
倪碧莲, 蔡亚萍, 李奕, 丁开宁, 章永凡. 不同覆盖度下Li原子在Si(001)表面上的吸附构型和电子结构[J]. 物理化学学报, 2009, 25(08): 1535 -1544 . |
[13] |
干琴芳;倪碧莲;李奕;丁开宁;章永凡. CO分子在TiC(001)表面上的吸附构型与电子结构[J]. 物理化学学报, 2008, 24(10): 1850 -1858 . |
[14] |
林伟;章永凡;李奕;陈勇;李俊篯. SnO2(110)弛豫表面构型与电子结构的第一性原理研究[J]. 物理化学学报, 2006, 22(01): 76 -81 . |
[15] |
章永凡;李俊钱;丁开宁;陈文凯;周立新. 过渡金属碳化物(111)面电子结构的理论研究[J]. 物理化学学报, 2003, 19(01): 40 -45 . |